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植物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 | 第11-16页 |
1.1.1 绿色润滑油基础油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2 植物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优缺点 | 第14-16页 |
1.2 改性植物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2.1 添加剂改性 | 第16页 |
1.2.2 化学改性 | 第16-20页 |
1.2.3 生物技术改性 | 第20-22页 |
1.3 Br?nsted酸离子液体作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3.1 功能化离子液体 | 第22-23页 |
1.3.2 Br?nsted酸离子液体在有机催化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5-27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7-36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27页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2.3.1 Br?nsted酸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28-32页 |
2.3.2 环氧化反应 | 第32页 |
2.3.3 异构醚化开环反应 | 第32页 |
2.3.4 离子液体的回收 | 第32-33页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3-36页 |
2.4.1 红外分析 | 第33页 |
2.4.2 核磁分析 | 第33页 |
2.4.3 综合热分析 | 第33-34页 |
2.4.4 环氧值的测定 | 第34页 |
2.4.5 碘值的测定 | 第34页 |
2.4.6 酸值的测定 | 第34页 |
2.4.7 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 第34页 |
2.4.8 倾点的测定 | 第34页 |
2.4.9 粘度指数的测定 | 第34-36页 |
第三章 Br?nsted酸离子液体催化油酸甲酯环氧化的研究 | 第36-49页 |
3.1 环氧化反应机理 | 第36-37页 |
3.2 Br?nsted酸离子液体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37-40页 |
3.2.1 红外测试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2.2 Br?nsted酸离子液体催化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3.3 环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0-45页 |
3.3.1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环氧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2 反应温度对产物环氧化率的影响 | 第41页 |
3.3.3 甲酸用量对产物环氧化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4 双氧水用量对产物环氧化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5 反应时间对产物环氧化率及碘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6 正交实验 | 第44-45页 |
3.4 产物热稳定性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5 产物氧化稳定性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3.6 催化剂回收次数对产物环氧化率的影响 | 第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Br?nsted酸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异构醚化的研究 | 第49-58页 |
4.1 异构醚化机理 | 第49-50页 |
4.2 大豆油异构醚化改性 | 第50-54页 |
4.2.1 异构醚化大豆油红外表征 | 第50-51页 |
4.2.2 异构醚化大豆油核磁表征 | 第51-52页 |
4.2.3 反应条件对异构醚化开环反应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 异构醚化大豆油理化指标测定 | 第54-57页 |
4.3.1 异构醚化大豆油倾点的测定 | 第54页 |
4.3.2 异构醚化大豆油粘度指数的测定 | 第54-55页 |
4.3.3 异构醚化大豆油热稳定性分析 | 第55-56页 |
4.3.4 异构醚化大豆油色泽分析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