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7页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45页 |
2.1 围产期奶牛代谢特点 | 第15-24页 |
2.2 围产期奶牛采食量调节机制 | 第24-26页 |
2.3 消化道微生物调节宿主采食量机制 | 第26-29页 |
2.4 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及影响因素 | 第29-35页 |
2.5 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变化特点 | 第35-36页 |
2.6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奶牛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2.7 瘤胃微生物群落移植研究进展 | 第38-44页 |
2.8 小结 | 第44-45页 |
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45-47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45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45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3.4 技术路线 | 第46-47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47-114页 |
试验一 不同泌乳时期对奶牛采食量、采食行为和机体代谢的影响 | 第47-62页 |
1.1 前言 | 第47页 |
1.2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1.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1.4 讨论 | 第58-61页 |
1.5 小结 | 第61-62页 |
试验二 不同泌乳时期对奶牛瘤胃和直肠微生物的影响 | 第62-81页 |
2.1 前言 | 第6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62-6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67-78页 |
2.4 讨论 | 第78-80页 |
2.5 小结 | 第80-81页 |
试验三 瘤胃液移植对围产后期奶牛采食量、采食行为以及瘤胃和直肠微生物的影响 | 第81-102页 |
3.1 前言 | 第8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81-8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83-98页 |
3.4 讨论 | 第98-101页 |
3.5 小结 | 第101-102页 |
试验四 围产后期奶牛瘤胃和直肠中细菌OTU丰度对DMI和采食频率调节机制的研究 | 第102-114页 |
4.1 前言 | 第10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0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9页 |
4.4 讨论 | 第109-113页 |
4.5 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三章 结论与创新 | 第114-115页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第114页 |
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14页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附录 | 第138-144页 |
个人简介 | 第144-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