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3页 |
1.2.1 卤水水化学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1.2.2 B、Cl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1.2.3 研究区研究概况 | 第31-33页 |
1.3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 第33-34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4.1 可可西里勒斜武担湖研究内容 | 第34页 |
1.4.2 沱沱河盆地盐湖研究内容 | 第34页 |
1.4.3 囊谦盆地盐泉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1.6 论文结构 | 第36-37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37-43页 |
2.1 可可西里勒斜武担湖地质概况 | 第37-38页 |
2.2 可可西里沱沱河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第38-40页 |
2.3 囊谦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第40-41页 |
2.4 研究区水文气候特征 | 第41-43页 |
第3章 研究区卤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43-49页 |
3.1 野外考察及样品采集工作 | 第43-46页 |
3.1.1 野外考察 | 第43页 |
3.1.2 样品采集 | 第43-46页 |
3.2 样品分析 | 第46-49页 |
3.2.1 常规离子含量分析 | 第46页 |
3.2.2 B同位素值测定 | 第46-47页 |
3.2.3 氢氧同位素值测定 | 第47-48页 |
3.2.4 Cl同位素值测定 | 第48-49页 |
第4章 可可西里勒斜武担湖卤水水化学研究 | 第49-54页 |
4.1 卤水水化学特征 | 第49-51页 |
4.1.1 卤水离子含量结果 | 第49-51页 |
4.1.2 化学组分含量随空间变化 | 第51页 |
4.2 矿化度变化趋势 | 第51-53页 |
4.2.1 勒斜武担湖离子相关性分析 | 第52-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沱沱河盆地卤水水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54-72页 |
5.1 卤水水化学特征 | 第54-59页 |
5.1.1 卤水各离子含量分析结果 | 第54-58页 |
5.1.2 离子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5.2 卤水成因分析 | 第59-65页 |
5.2.1 Na/Cl 和 B/Cl 摩尔比值 | 第59页 |
5.2.2 Br×10~3/Cl 比值和 Cl 含量的关系 | 第59-61页 |
5.2.3 Cl同位素示踪研究 | 第61-65页 |
5.3 B同位素示踪研究 | 第65-70页 |
5.3.1 pH对B同位素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2 硼同位素与硼含量的关系 | 第66-69页 |
5.3.3 聚类分析及B、Li相关性分析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囊谦盆地盐泉水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72-87页 |
6.1 囊谦盆地盐泉水化学分析结果 | 第72-74页 |
6.2 卤水成因分析 | 第74-80页 |
6.2.1 氢氧同位素分析 | 第75-76页 |
6.2.2 Na/Cl和B/Cl摩尔系数 | 第76-77页 |
6.2.3 Br/Cl系数 | 第77-78页 |
6.2.4 Cl同位素示踪研究 | 第78-79页 |
6.2.5 囊谦盐泉类型 | 第79-80页 |
6.3 B同位素示踪研究 | 第80-85页 |
6.3.1 pH对硼同位素的影响 | 第81-82页 |
6.3.2 硼同位素与硼的关系 | 第82-83页 |
6.3.3 与世界上其它泉B同位素特征的比较 | 第83-85页 |
6.4 囊谦盐泉形成的必要条件 | 第85-86页 |
6.4.1 物质来源 | 第85页 |
6.4.2 水源补给 | 第85-86页 |
6.4.3 高差 | 第8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7章 与青藏高原各湖区卤水水化学特征的对比 | 第87-94页 |
7.1 卤水的一般特征 | 第87页 |
7.2 卤水水化学类型的分布特征 | 第87-90页 |
7.3 卤水的化学组分 | 第90-93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8章 成矿前景预测 | 第94-108页 |
8.1 研究区成盐成矿背景 | 第94-97页 |
8.1.1 可可西里地区成盐成矿背景 | 第94-95页 |
8.1.2 囊谦盆地成盐成矿背景 | 第95-97页 |
8.2 成钾前景预测 | 第97-105页 |
8.2.1 钾含量 | 第100-101页 |
8.2.2 钾盐系数和钾氯系数 | 第101-102页 |
8.2.3 溴氯系数 | 第102-103页 |
8.2.4 钾溴位素 | 第103-104页 |
8.2.5 氯同位素 | 第104-105页 |
8.3 与柴达木盆地湖区对比 | 第105-106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9.1 结论 | 第108-110页 |
9.2 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个人简介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