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部分 案例介绍 | 第8-20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案例背景 | 第8-18页 |
1.2.1 行业概况 | 第8-12页 |
1.2.2 公司介绍 | 第12-18页 |
1.3 大股东掏空情况介绍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第20-56页 |
2.1 案例分析的目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 第20-23页 |
2.1.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2.1.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2.1.3 基本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2.1.4 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23-30页 |
2.2.1 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2 文献综述 | 第25-30页 |
2.3 大股东掏空的手段分析 | 第30-35页 |
2.3.1 违规担保 | 第30-31页 |
2.3.2 关联方资金占用 | 第31-32页 |
2.3.3 操纵股价,获取暴利 | 第32-35页 |
2.4 大股东掏空的原因分析 | 第35-45页 |
2.4.1 股权分散并未导致股权制衡,大股东仍掌握控制权 | 第35-37页 |
2.4.2 分散股权结构下取得控制权成本低,大股东动机不纯 | 第37-38页 |
2.4.3 分散股权结构下两权分离程度大,掏空成本小 | 第38-39页 |
2.4.4 分散股权结构下中小股东冷漠 | 第39-40页 |
2.4.5 高管合谋与独立董事作用缺失 | 第40-43页 |
2.4.6 外部监督力度有待提高 | 第43-45页 |
2.5 大股东掏空的后果分析 | 第45-50页 |
2.5.1 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 | 第45-48页 |
2.5.2 侵害外部投资者权益 | 第48-50页 |
2.6 建议 | 第50-54页 |
2.6.1 引入多元化强势股东,形成股权制衡 | 第50页 |
2.6.2 定期对大股东进行详细调查监督 | 第50-51页 |
2.6.3 适当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并加大掏空成本 | 第51-52页 |
2.6.4 积极鼓励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 第52页 |
2.6.5 改善内部监督环境 | 第52-53页 |
2.6.6 加强外部监督 | 第53-54页 |
2.7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