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公租房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页 |
1.1.2 我国公租房居住空间正义问题的凸显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技术线路图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3页 |
1.4.2 实地调研法 | 第13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公租房空间视角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2.1 国外公租房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2.1.1 空间布局研究 | 第14-15页 |
2.1.2 选址策略研究 | 第15-16页 |
2.1.3 居住空间分异及住房测度研究 | 第16-17页 |
2.2 国内公租房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2.1 空间布局研究 | 第17-18页 |
2.2.2 选址策略研究 | 第18页 |
2.2.3 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 第18-19页 |
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 第19-20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3.1 基本概念辨析 | 第20-23页 |
3.1.1 社会正义观 | 第20页 |
3.1.2 空间正义观 | 第20-22页 |
3.1.3 公租房 | 第22-23页 |
3.2 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3.2.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理论 | 第23-24页 |
3.2.2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理论 | 第24-26页 |
4 国内外公租房建设现状 | 第26-32页 |
4.1 国外公租房建设现状 | 第26-28页 |
4.1.1 英国模式 | 第26-27页 |
4.1.2 新加坡模式 | 第27-28页 |
4.2 国内公租房建设现状 | 第28-30页 |
4.2.1 重庆模式 | 第28-29页 |
4.2.2 上海模式 | 第29页 |
4.2.3 北京模式 | 第29-30页 |
4.3 国内公租房建设暴露出的问题 | 第30-32页 |
4.3.1 居住空间建设规划与实际需求不吻合 | 第30-31页 |
4.3.2 社区选址不合理 | 第31页 |
4.3.3 居住房屋建筑质量把控不严 | 第31-32页 |
5 西安市公租房现状研究 | 第32-57页 |
5.1 西安公租房建设概况 | 第32-35页 |
5.2 实地调研 | 第35-38页 |
5.2.1 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 第35页 |
5.2.2 调研过程 | 第35-36页 |
5.2.3 问卷调查设计 | 第36-38页 |
5.3 基于空间正义原则评述西安公租房现状 | 第38-55页 |
5.3.1 西安市公租房居住空间的人本性评价 | 第38-46页 |
5.3.2 西安市公租房居住空间的多样性评价 | 第46-50页 |
5.3.3 西安市公租房居住空间的平等性评价 | 第50-55页 |
5.4 小结 | 第55-57页 |
5.4.1 公租房居住空间服务设施可达性差,形成空间剥夺 | 第55-56页 |
5.4.2 公租房居住空间生活质量不乐观 | 第56-57页 |
6 西安市公租房居住空间优化策略 | 第57-63页 |
6.1 实现公共资源的空间均衡配置 | 第57页 |
6.2 加强公租房居住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 第57-58页 |
6.3 合理规划公租房社区布局 | 第58-59页 |
6.4 提升公租房建设品质、规范物业服务内容 | 第59-60页 |
6.5 采取居住空间混合模式 | 第60-61页 |
6.6 培育社区人文关怀 | 第61页 |
6.7 加强对公租房的监督与管理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