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基于荷载损伤混凝土的介质传输及钢筋锈蚀过程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传输第13-15页
        1.2.2 荷载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影响第15-16页
        1.2.3 钢筋锈蚀速率模型第16-18页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3页
第2章 基于DIC技术的混凝土损伤场定量表征第23-4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DIC技术原理第23-24页
    2.3 试验过程第24-28页
        2.3.1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24-26页
        2.3.2 试验步骤第26-28页
    2.4 混凝土梁表面应变场随荷载的演化规律第28-34页
    2.5 应变片测试结果对比第34-37页
    2.6 混凝土的损伤度定董表征第37-42页
        2.6.1 单轴应力状态下混礙土损伤度第37-41页
        2.6.2 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撤伤度第41-42页
    2.7 钢餘混凝土梁的损伤场识别第42-44页
    2.8 本聿小结第44页
    参考文谳第44-47页
第3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荷载损伤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第47-99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干湿循环和荷载共同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模型第47-58页
        3.2.1 水分的传输第47-53页
        3.2.2 氯离子的传输第53-58页
    3.3 试验过程第58-64页
        3.3.1 试验设计及材料第58-59页
        3.3.2 试验梁施加荷载第59-61页
        3.3.3 全自动干湿循环试验第61-62页
        3.3.4 钻孔取粉及氯离子含量测定第62-64页
    3.4 氯离子传输试验结果分析第64-72页
        3.4.1 弯拉荷载对混凝土内氯离子分布的影响第64-70页
        3.4.2 弯拉荷载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第70-72页
    3.5 损伤混凝土氯离子传输系数的细观模型第72-80页
        3.5.1 ITZ的有效模量分析第72-75页
        3.5.2 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孔隙率变化规律第75-79页
        3.5.3 荷载损伤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第79-80页
    3.6 材料参数及参数分析第80-85页
        3.6.1 参数输入第80-82页
        3.6.2 参数分析第82-85页
    3.7 数值模拟结果及讨论第85-94页
        3.7.1 荷载损伤钢筋混凝土梁氯离子传输模型计算结果第85-89页
        3.7.2 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第89-94页
    3.8 本章总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第4章 荷载损伤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率模型及试验第99-125页
    4.1 引言第99-100页
    4.2 试验研究与结果分析第100-110页
        4.2.1 钢筋锈蚀评价方法第100-103页
        4.2.2 腐蚀电位检测第103-105页
        4.2.3 腐蚀电流密度检测第105-110页
    4.3 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第110-120页
        4.3.1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第111-112页
        4.3.2 氯离子去极化作用第112-115页
        4.3.3 腐蚀速率第115-118页
        4.3.4 参数的模糊概率分布第118-120页
    4.4 模型的试验验证第120-121页
    4.5 本章总结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5页
第5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第125-129页
    5.1 主要结论第125-126页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26页
    5.3 研究展望第126-129页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耶克的社会秩序观研究
下一篇:杜诗辛词“沉郁顿挫”比较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