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内涵及评价的必要性 | 第20-26页 |
(一) 学生学习能力的含义及其内容 | 第20-23页 |
1. 学生学习能力的含义 | 第20-21页 |
2. 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容 | 第21-23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内涵 | 第23页 |
1. 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含义 | 第23页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含义 | 第23页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1. 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需要 | 第24页 |
2. 改进教师教学策略的手段 | 第24页 |
3. 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要求 | 第24-26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 评价目的的功利性 | 第26-27页 |
(二) 缺乏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 | 第27页 |
(三) 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 | 第27-28页 |
(四) 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 第28-30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出现偏差的原因 | 第30-37页 |
(一) 评价改革的理念贯彻不够 | 第30页 |
(二) 评价主体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理论准备不足 | 第30-32页 |
(三) 影响评价主体进行客观评价的因素繁多 | 第32-34页 |
1. 评价主体情感的影响 | 第32-33页 |
2. 评价主体知识系统的影响 | 第33-34页 |
3. 评价主体生理基础的影响 | 第34页 |
(四) 评价实施的难度较大 | 第34-37页 |
1. 学习能力的动态发展性 | 第34-35页 |
2. 学习能力的个别指标较难量化 | 第35页 |
3. 学习能力评价的相关信息较难收集 | 第35-37页 |
四、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对策思考 | 第37-46页 |
(一) 树立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本的评价理念 | 第37-39页 |
1. 明确评价目的 | 第37-38页 |
2. 贯彻评价原则 | 第38页 |
3. 重视评价结果 | 第38-39页 |
(二) 形成系统的学习能力评价制度 | 第39-41页 |
1. 明确评价依据,完善评价标准 | 第39-40页 |
2. 健全评价机构,提高评价人员素质 | 第40-41页 |
3. 规范评价程序,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 第41页 |
(三) 改进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方式 | 第41-43页 |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42页 |
2. 评价渠道多样化 | 第42-43页 |
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第43页 |
(四) 完善基于能力考查的试题编制 | 第43-46页 |
1. 避免简单陈述性知识的再现 | 第43-44页 |
2. 设置情境,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 第44页 |
3. 巧妙设问,考查知识整合能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