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钴的化合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30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第9-14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9-10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第10-12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13页
        1.2.4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第13-14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第14-20页
        1.3.1 嵌入反应类材料第14-16页
        1.3.2 合金反应类材料第16-19页
        1.3.3 转化反应类材料第19-20页
    1.4 钴基化合物的简述第20-23页
        1.4.1 钴基氧化物第20-21页
        1.4.2 钴基硫化物第21-23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30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第30-35页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第30-32页
    2.2 材料结构分析及表征方法第32-33页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2页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2页
        2.2.3 X射线粉末衍射仪第32页
        2.2.4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第32-33页
        2.2.5 拉曼光谱分析第33页
    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第33-35页
        2.3.1 电极片的制备第33页
        2.3.2 电池的组装第33页
        2.3.3 电池的测试第33-35页
第三章 空心球状CoS/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5-46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实验部分第36-37页
        3.2.1 材料的制备第36页
        3.2.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6-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3.3.1 XRD与Raman分析第37页
        3.3.2 SEM和TEM分析第37-39页
        3.3.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第四章 多孔Co_3O_4/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46-58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48页
        4.2.1 材料的制备第47页
        4.2.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7-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4.3.1 XRD分析第48-49页
        4.3.2 SEM和TEM分析第49-50页
        4.3.3 比表面分析第50-51页
        4.3.4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1-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五章 纳米棒状CoMoO_4/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58-68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5.2.1 材料的制备第58-59页
        5.2.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9-64页
        5.3.1 XRD与Raman分析第59-60页
        5.3.2 SEM和TEM分析第60-61页
        5.3.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1-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69页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其柔性化构建
下一篇:微气象的监测及其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