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河流域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1.3.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3.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4 科学问题 | 第11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3-17页 |
| 2.1 自然概况 | 第13-15页 |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17-27页 |
| 3.1 研究时间的选择 | 第17页 |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17-19页 |
| 3.2.1 数据来源 | 第17-19页 |
| 3.2.2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 3.3 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 3.3.1 供给量计算方法 | 第19-24页 |
| 3.3.2 需求量计算方法 | 第24-27页 |
|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时空动态变化 | 第27-41页 |
| 4.1 产草量时空动态变化 | 第27-29页 |
| 4.2 土壤保持时空动态变化 | 第29-33页 |
| 4.3 水源涵养时空动态变化 | 第33-38页 |
| 4.4 生态旅游时空动态变化 | 第38-41页 |
| 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时空动态变化 | 第41-48页 |
| 5.1 需草量时空动态变化 | 第41页 |
| 5.2 土壤保持时空动态变化 | 第41-43页 |
| 5.3 水源涵养时空动态变化 | 第43页 |
| 5.4 生态旅游时空动态变化 | 第43-48页 |
| 第六章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动态变化 | 第48-51页 |
| 6.1 产需草量时空动态变化 | 第48-49页 |
| 6.2 土壤保持时空动态变化 | 第49页 |
| 6.3 水源涵养时空动态变化 | 第49-50页 |
| 6.4 生态旅游时空动态变化 | 第50-51页 |
|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 7.1 结论 | 第51-53页 |
| 7.1.1 产需草量 | 第51页 |
| 7.1.2 土壤保持服务 | 第51-52页 |
| 7.1.3 水源涵养服务 | 第52页 |
| 7.1.4 生态旅游 | 第52-53页 |
| 7.2 讨论 | 第53-55页 |
| 7.2.1 创新性 | 第53-54页 |
| 7.2.2 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