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概述 | 第9-12页 |
1.1 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 | 第9-10页 |
1.1.1 政府信息的含义 | 第9页 |
1.1.2 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和特点 | 第9-10页 |
1.2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概念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2-20页 |
2.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2.1.1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缺失 | 第12页 |
2.1.2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萌芽 | 第12-13页 |
2.1.3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 第13-14页 |
2.2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现状 | 第14-15页 |
2.2.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4-15页 |
2.2.2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15页 |
2.3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2.3.1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立法上的不健全 | 第16页 |
2.3.2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途径的欠缺与不足 | 第16-18页 |
2.3.3 国家赔偿制度在信息公开救济中的缺陷 | 第18-19页 |
2.3.4 救济机关欠缺独立性 | 第19页 |
2.3.5 思想观念陈旧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启示 | 第20-25页 |
3.1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介绍 | 第20-23页 |
3.1.1 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 | 第20-21页 |
3.1.2 日本的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 | 第21-22页 |
3.1.3 欧洲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 | 第22-23页 |
3.2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3-25页 |
3.2.1 确立完备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 第23-24页 |
3.2.2 行政救济前置 | 第24页 |
3.2.3 设立第三方独立审查机构 | 第24页 |
3.2.4 屏蔽审查制度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对策分析 | 第25-33页 |
4.1 确立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 第25-28页 |
4.1.1 确立知情权的宪法保护地位 | 第25页 |
4.1.2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完善配套法律 | 第25-28页 |
4.2 完善并拓展救济途径 | 第28-30页 |
4.2.1 实行行政复议前置制度 | 第28页 |
4.2.2 扩大救济权利主体的范围 | 第28-29页 |
4.2.3 健全行政申诉制度 | 第29页 |
4.2.4 增加行政补偿救济 | 第29-30页 |
4.3 完善国家赔偿制度 | 第30-31页 |
4.4 设立政府信息公开委员会 | 第31页 |
4.5 转变陈旧思想观念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