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3-15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第2章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概述 | 第15-24页 |
2.1 通说中劳动争议协商处理的概念及特点 | 第15-19页 |
2.1.1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的特点 | 第16-19页 |
2.2 国外有关劳动争议协商处理模式 | 第19-22页 |
2.3 本文对劳动争议协商处理的界定 | 第22-24页 |
第3章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的现状及失灵原因 | 第24-34页 |
3.1 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现状 | 第24-28页 |
3.1.1 我国个体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现状 | 第25-26页 |
3.1.2 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现状 | 第26-28页 |
3.2 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失灵的原因 | 第28-34页 |
3.2.1 协、调、裁、审成本效益不合理 | 第28-31页 |
3.2.2 个体劳动争议中缺乏提供信息和法律咨询的部门 | 第31-32页 |
3.2.3 集体劳动争议中工会职能错位 | 第32-34页 |
第4章 对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完善的构想 | 第34-39页 |
4.1 调整协、调、裁、审的成本和利益 | 第34-35页 |
4.2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信息和法律咨询 | 第35-37页 |
4.3 工会履行其法定职能 | 第37-39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