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直接Z型mpg-C3N4/Ag6Si2O7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环境污染第11-13页
    1.3 光催化第13-22页
        1.3.1 光催化原理第13-14页
        1.3.2 光催化应用第14-16页
        1.3.3 光催化材料第16-22页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 实验工作量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5-33页
    2.1 实验试剂第25-26页
    2.2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3 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2.3.1 硬模板法制备mpg-C_3N_4第27页
        2.3.2 沉淀法制备Ag_6Si_2O_7第27页
        2.3.3 一步沉淀法制备mpg-C_3N_4/Ag_6Si_2O_7复合催化剂第27-28页
    2.4 光催化剂的表征第28-30页
        2.4.1 X射线衍射测试(XRD)第28页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测试(FT-IR)第28页
        2.4.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FE-SEM)第28页
        2.4.5 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UV-Vis DRS)第28-29页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第29页
        2.4.7 比表面积测试(BET)第29页
        2.4.8 光致发光光谱(PL)分析第29-30页
    2.5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30-32页
        2.5.1 亚甲基蓝、甲基橙和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实验第30页
        2.5.2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拟合第30-31页
        2.5.3 光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第31页
        2.5.4 光催化降解 2,4-二氯苯酚第31-32页
    2.6 光催化反应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第32-33页
第三章 催化剂的表征第33-40页
    3.1 XRD结果与分析第33-34页
    3.2 FT-IR结果与分析第34页
    3.3 FE-SEM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3.4 UV-VIS DRS结果分析第35-36页
    3.5 XPS结果分析第36-37页
    3.6 BET结果分析第37-38页
    3.7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可见光催化性能评价第40-45页
    4.1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结果分析第40-41页
    4.2 光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结果分析第41-42页
    4.3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和罗丹明B结果分析第42页
    4.4 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结果分析第42-43页
    4.5 相同质量可见光活性组分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结果分析第43-44页
    4.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45-50页
    5.1 PL结果分析第45-46页
    5.2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结果分析第46页
    5.3 光催化反应后催化剂XPS结果分析第46-47页
    5.4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47-49页
    5.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51页
    6.2 建议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g6Si2O7基磁性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离子热法合成ZSM-22沸石分子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