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一、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1、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2、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3、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9-11页 |
2、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3、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依据 | 第14-20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1、养老服务 | 第14页 |
2、养老服务社会化 | 第14-15页 |
(二)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福利多元主义 | 第15-16页 |
2、公共治理理论 | 第16-17页 |
3、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三)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政策和法律基础 | 第18-20页 |
1、政策基础 | 第18-19页 |
2、法律基础 | 第19-20页 |
三、山东省利津县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分析 | 第20-25页 |
(一)国内现状总体概述 | 第20-21页 |
(二)利津县养老服务社会化取得的成效 | 第21页 |
(三)利津县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有模式分析 | 第21-25页 |
1、机构养老模式 | 第22页 |
2、居家养老模式 | 第22-23页 |
3、医养结合模式 | 第23-25页 |
四、山东省利津县养老服务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一)利津县养老服务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1、公立社区养老供给能力不足 | 第25页 |
2、私立机构养老参与程度偏低 | 第25-26页 |
3、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 第26页 |
4、养老资源配置不完善 | 第26页 |
5、养老服务种类单一 | 第26-27页 |
(二)利津县养老服务社会化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29页 |
1、对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认识水平有待深入 | 第27页 |
2、投入明显不足 | 第27页 |
3、缺乏专业化的服务指导与培训 | 第27-28页 |
4、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 第28页 |
5、缺乏科学的指导性制度支撑 | 第28-29页 |
五、国内外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中的经验与借鉴 | 第29-33页 |
(一)国内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中的经验 | 第29-30页 |
1、嵊州模式 | 第29页 |
2、香港模式 | 第29-30页 |
(二)国外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中的经验 | 第30-31页 |
1、英国 | 第30页 |
2、瑞典 | 第30-31页 |
3、日本 | 第31页 |
(三)国内外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中的经验借鉴 | 第31-33页 |
1、健全的制度保障 | 第31-32页 |
2、充足的财政补给 | 第32页 |
3、专业的服务人才 | 第32页 |
4、完善的养老产业 | 第32-33页 |
六、加快山东省利津县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33-39页 |
(一)全面深化养老服务主体责任的认识 | 第33-35页 |
1、政府 | 第33-34页 |
2、社会组织 | 第34页 |
3、经济组织 | 第34-35页 |
4、家庭 | 第35页 |
(二)丰富服务供给方式的多样性 | 第35-36页 |
(三)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事业 | 第36-37页 |
(四)加强专业型人才的引进与培训 | 第37页 |
(五)优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管理 | 第37-38页 |
(六)强化养老机构的质量管理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