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容器云的网络建模与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容器云关键技术研究 | 第20-26页 |
2.1 云计算技术 | 第20-22页 |
2.2 容器技术 | 第22-23页 |
2.3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容器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26-37页 |
3.1 云平台总体架构 | 第26-30页 |
3.1.1 硬件架构 | 第27-28页 |
3.1.2 软件架构 | 第28-30页 |
3.2 容器云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34页 |
3.2.1 云资源管理平台 | 第30-32页 |
3.2.2 OpenStack与Docker结合 | 第32-34页 |
3.3 容器云控制器的验证 | 第34-36页 |
3.3.1 镜像验证 | 第34-35页 |
3.3.2 容器实例验证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容器云的网络节点仿真 | 第37-51页 |
4.1 节点仿真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4.2 节点架构 | 第38-43页 |
4.2.1 总体架构设计 | 第38-39页 |
4.2.2 服务注册模块 | 第39-40页 |
4.2.3 心跳检测模块 | 第40页 |
4.2.4 API Server模块 | 第40-41页 |
4.2.5 数据库模块 | 第41-43页 |
4.3 简单节点 | 第43-46页 |
4.3.1 路由节点 | 第43-44页 |
4.3.2 防火墙 | 第44-45页 |
4.3.3 自组织网节点 | 第45-46页 |
4.4 复杂节点 | 第46-48页 |
4.4.1 基于虚拟机构建复杂节点 | 第46-47页 |
4.4.2 基于逻辑单元构建复杂节点 | 第47-48页 |
4.5 仿真节点的配置 | 第48-50页 |
4.5.1 界面配置 | 第48-49页 |
4.5.2 属性文件配置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基于容器云的网络链路仿真 | 第51-70页 |
5.1 链路仿真基本原理 | 第51-53页 |
5.2 链路类型 | 第53-59页 |
5.2.1 一对一链路 | 第53-54页 |
5.2.2 一对多链路 | 第54-59页 |
5.3 链路传输特性 | 第59-61页 |
5.4 链路动态性 | 第61-65页 |
5.4.1 Web UI界面设置 | 第61-62页 |
5.4.2 XML文件设置 | 第62-63页 |
5.4.3 STK软件设置 | 第63-65页 |
5.5 链路流量统计 | 第65-67页 |
5.6 链路动态可视化 | 第67-69页 |
5.6.1 Web UI界面可视化 | 第67页 |
5.6.2 STK同步控制 | 第67-6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性能评估与案例分析 | 第70-81页 |
6.1 性能测试 | 第70-74页 |
6.1.1 单点性能测试 | 第70-72页 |
6.1.2 多点性能测试 | 第72-74页 |
6.2 案例分析 | 第74-80页 |
6.2.1 静态网络场景 | 第74-76页 |
6.2.2 动态网络场景 | 第76-8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