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关于社会保险资金征缴的财务模式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关于社会保险对劳动供给影响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关于社会保险资金征缴模式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简要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1.1 社会保险 | 第18页 |
2.1.2 社会保险费 | 第18页 |
2.1.3 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3 贝弗里奇报告思想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的发展现状与模式比较 | 第22-32页 |
3.1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变迁与现实进展 | 第22-26页 |
3.1.1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变迁 | 第22-23页 |
3.1.2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现实进展情况 | 第23-26页 |
3.2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现存模式 | 第26-27页 |
3.2.1 社保经办机构全责征收模式 | 第26页 |
3.2.2 社保经办机构核定、地税代征模式 | 第26-27页 |
3.2.3 地税全责征收模式 | 第27页 |
3.3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比较分析 | 第27-31页 |
3.3.1 社会保险费征缴主体的比较 | 第27-29页 |
3.3.2 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效的比较 | 第29-30页 |
3.3.3 社会保险费征缴过程的比较 | 第30页 |
3.3.4 社会保险费征缴手段的比较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4.1 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1.1 各地征缴水平不一,收支不平衡问题凸显 | 第32页 |
4.1.2 社保覆盖面窄,缴费比例不统一 | 第32-33页 |
4.1.3 征缴模式不统一,加大行政成本 | 第33页 |
4.1.4 法律约束力不强,执法缺乏刚性 | 第33-34页 |
4.1.5 机构之间配合不紧密 | 第34-35页 |
4.1.6 地税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 | 第35页 |
4.2 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4.2.1 征缴主体不明确严重制约征管效果 | 第35-36页 |
4.2.2 社会保险法制建设落后 | 第36页 |
4.2.3 两部门处于不同管理体系,协调机制不健全 | 第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发达国家社会保险资金征缴的方式及经验 | 第37-43页 |
5.1 发达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险资金的征缴方式 | 第37-40页 |
5.1.1 项目型社会保障税模式 | 第37-38页 |
5.1.2 对象型社会保障税模式 | 第38页 |
5.1.3 混合型社会保障税模式 | 第38-40页 |
5.2 主要社会保障税制的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5.2.1 灵活性的对比 | 第40页 |
5.2.2 管理便利性的对比 | 第40页 |
5.2.3 返还性和社会公平性的对比 | 第40-41页 |
5.3 发达国家社会保险资金征缴的经验 | 第41-42页 |
5.3.1 要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 | 第41页 |
5.3.2 要征收与管理相分离 | 第41页 |
5.3.3 要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41-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优化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43-53页 |
6.1 完善社会保险费法制建设 | 第43-44页 |
6.1.1 明确征收部门的唯一主体地位 | 第43页 |
6.1.2 科学合理的划分权责范围 | 第43页 |
6.1.3 逐步提高全国统筹层次 | 第43-44页 |
6.2 完善社会保险费的信息化服务建设 | 第44-45页 |
6.2.1 建立统一完善的信息系统 | 第44页 |
6.2.2 加强部门之间网络互通和数据共享 | 第44-45页 |
6.3 完善社会保险费监督管理机制建设 | 第45-46页 |
6.3.1 坚持收支“两条线”确保互相监督 | 第45页 |
6.3.2 加强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力度 | 第45-46页 |
6.3.3 完善信息披露,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 第46页 |
6.4 逐步实现社会保险“费”改“税” | 第46-52页 |
6.4.1 社会保险“费”改“税”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6.4.2 社会保险“费”改“税”的可行性 | 第47-48页 |
6.4.3 社会保险“费”改“税”指导思想 | 第48-49页 |
6.4.4 社会保险“费”改“税”要素设计 | 第49-5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