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电信诈骗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创新点第14-16页
第2章 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理论概述第16-27页
    2.1 电信诈骗第16-21页
        2.1.1 电信诈骗的内涵第16-17页
        2.1.2 电信诈骗的特点第17-19页
        2.1.3 电信诈骗的发展趋势第19-21页
    2.2 国有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内涵第21-22页
        2.2.1 对国家的责任第22页
        2.2.2 对客户的责任第22页
    2.3 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现实意义第22-27页
        2.3.1 防范电信诈骗是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第22-23页
        2.3.2 防范电信诈骗是国有商业银行履行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定的要求第23-24页
        2.3.3 防范电信诈骗是国有商业银行提升社会形象的要求第24-25页
        2.3.4 防范电信诈骗是国有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经营能力的要求第25页
        2.3.5 国有商业银行是防范电信诈骗的关键环节第25-27页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现状第27-30页
    3.1 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措施第27-29页
        3.1.1 提升公众的防范电信诈骗意识第27页
        3.1.2 提升内部员工的防范电信诈骗能力第27-28页
        3.1.3 强化内部制度建设第28页
        3.1.4 强化同政府部门的合作第28-29页
    3.2 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成效第29-30页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电信诈骗面临的困境第30-37页
    4.1 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足第30页
    4.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第30-34页
        4.2.1 业务操作中重点环节执行不顺畅第30-33页
        4.2.2 内控制度不完善第33页
        4.2.3 对电子银行工具监管不到位第33-34页
    4.3 电信诈骗受害者风险防范意识差第34-35页
    4.4 政府主导和监管作用不足,各部门未形成合力第35-37页
        4.4.1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第35页
        4.4.2 各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第35页
        4.4.3 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转嫁第35-37页
第5章 强化国有商业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的对策建议第37-47页
    5.1 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意识第37页
    5.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建设第37-41页
        5.2.1 做好各重点业务环节的防范对策第37-40页
        5.2.2 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第40页
        5.2.3 强化电子银行风险防控第40-41页
    5.3 履行好告知义务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第41-43页
        5.3.1 履行好电信防诈骗工作提示第41-42页
        5.3.2 保护好客户信息安全第42页
        5.3.3 提高公众自我防范能力第42-43页
    5.4 建立一个多方合作的电信诈骗防范体系第43-47页
        5.4.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制度保障体系第43页
        5.4.2 发挥社会公众的自觉参与作用第43页
        5.4.3 推动与公安部门、电信运营商的密切合作第43-44页
        5.4.4 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防控信息平台第44-45页
        5.4.5 强化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督合作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模式比较及优化研究--以赣、鄂、粤三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