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液晶光学相控阵的波束扫描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21页
        1.2.1 液晶光学相控阵发展动态第15-17页
        1.2.2 波束扫描技术的发展动态第17-21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第21-24页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1-22页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结构安排第22-24页
第二章 液晶光学相控阵基本理论第24-35页
    2.1 液晶的连续弹性体理论第24-25页
    2.2 液晶移相器基本原理第25-28页
        2.2.1 液晶移相器原理第25-27页
        2.2.2 液晶驱动基本原理第27-28页
    2.3 远场衍射模型第28-34页
        2.3.1 经典的光学衍射模型第29-32页
        2.3.2 液晶光学相控阵的衍射模型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液晶光学相控阵波束扫描技术第35-58页
    3.1 液晶光学相控扫描基本原理第35-39页
    3.2 子孔径相干法实现波束扫描技术第39-52页
        3.2.1 子孔径相干原理及算法第40-42页
        3.2.2 子孔径相干法对远场特性影响第42-52页
            3.2.2.1 超高分辨率扫描技术对远场特性影响第44-45页
            3.2.2.2 蠕动扫描技术对远场特性影响第45-47页
            3.2.2.3 双波束扫描技术对远场特性影响第47-48页
            3.2.2.4 超高分辨率、蠕动和双波束之间的界定第48-52页
    3.3 捷变式波束扫描技术第52-56页
        3.3.1 捷变式波束扫描概率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3.3.2 不同扫描方式对捕获概率和捕获时间的影响第53-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液晶光学相控阵的设计第58-75页
    4.1 液晶光学相控阵系统框架结构第58-59页
    4.2 液晶光学相控阵移相器阵列设计第59-61页
    4.3 波控器的总体设计第61-74页
        4.3.1 数据通信模块设计第61-66页
            4.3.1.1 USB芯片简介第61-62页
            4.3.1.2 USB固件配置第62-63页
            4.3.1.3 FPGA控制USB模块第63-66页
        4.3.2 内存控制模块设计第66-67页
            4.3.2.1 双. RAM芯片简介第66-67页
            4.3.2.2 FPGA控制双. RAM模块第67页
        4.3.3 移相器驱动模块设计第67-74页
            4.3.3.1 NT7708芯片简介第67-69页
            4.3.3.2 FPGA控制NT7708模块第69-70页
            4.3.3.3 移相器电压驱动模块设计第70-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液晶光学相控阵波束扫描验证实验第75-82页
    5.1 实验原理与实验系统搭建第75-76页
    5.2 子孔径相干法验证实验第76-81页
        5.2.1 超高分辨率扫描的实验验证第76-78页
        5.2.2 蠕动扫描的实验验证第78-79页
        5.2.3 双波束扫描的实验验证第79-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82-84页
    6.1 全文总结第82-83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岩藻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性质及体外释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