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微电网提出的背景 | 第8页 |
1.2 微电网的基本概念 | 第8-10页 |
1.2.1 微电网的结构 | 第9页 |
1.2.2 微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系统 | 第9-10页 |
1.3 微电网的控制 | 第10-13页 |
1.3.1 微电网的关键技术 | 第10-12页 |
1.3.2 控制方法分类 | 第12-13页 |
1.4 微电网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微电网的运行和基本控制方法 | 第17-31页 |
2.1 微电网的运行状态 | 第17页 |
2.2 微电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17-24页 |
2.2.1 基于下垂的V/f控制 | 第18-21页 |
2.2.2 PQ控制 | 第21-23页 |
2.2.3 恒压恒频控制 | 第23-24页 |
2.3 微电网中两种主要控制策略 | 第24-27页 |
2.3.1 主从控制 | 第24-25页 |
2.3.2 对等控制 | 第25-27页 |
2.4 算例仿真与分析 | 第27-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微电源建模与分析 | 第31-45页 |
3.1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建模 | 第31-35页 |
3.1.1 风力机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3.1.2 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3.2 光伏电池建模 | 第35-41页 |
3.2.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36-38页 |
3.2.2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 第38-39页 |
3.2.3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算法 | 第39-41页 |
3.3 蓄电池储能装置建模 | 第41-44页 |
3.3.1 蓄电池储能装置的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3.3.2 蓄电池储能装置能量转换系统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微电网平滑模式切换的研究 | 第45-59页 |
4.1 微电网从孤岛模式到联网模式的平滑切换 | 第45-50页 |
4.1.1 孤岛到联网切换产生暂态振荡的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4.1.2 预同步控制器的设计 | 第47-48页 |
4.1.3 基于状态跟随的控制器设计 | 第48-50页 |
4.2 微电网从联网模式到孤岛模式的平滑切换 | 第50-52页 |
4.2.1 联网到孤岛切换产生暂态振荡的原因分析 | 第50-51页 |
4.2.2 基于d-q旋转坐标同步的平滑切换控制策略 | 第51-52页 |
4.3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器的设计 | 第52-55页 |
4.3.1 双环控制器结构 | 第52页 |
4.3.2 双环控制器参数分析 | 第52-55页 |
4.4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55-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含风光储的微电网综合控制 | 第59-71页 |
5.1 蓄电池在微电网中的作用及其控制系统 | 第59-61页 |
5.1.1 蓄电池在微电网中的作用 | 第59-60页 |
5.1.2 蓄电池控制系统 | 第60-61页 |
5.2 风机控制系统 | 第61-64页 |
5.2.1 永磁直驱风机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61-62页 |
5.2.2 永磁直驱风机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62-64页 |
5.3 光伏控制系统 | 第64页 |
5.4 仿真算例与分析 | 第64-70页 |
5.4.1 孤岛运行时改变光照和风速 | 第65-66页 |
5.4.2 联网运行时负荷投切 | 第66-68页 |
5.4.3 微电网运行状态的平滑切换综合控制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5-76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