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GM(2,1)复合模型新能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2章 财务风险预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9-26页
    2.1 财务风险相关理论第19-21页
        2.1.1 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2.1.2 财务风险成因分析第20-21页
    2.2 财务风险预警相关理论第21-24页
        2.2.1 财务风险预警内涵第21-22页
        2.2.2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成第22-23页
        2.2.3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第23-24页
    2.3 财务风险预警方法比较与选择第24-25页
        2.3.1 多变量模型第24页
        2.3.2 模糊评价法第24页
        2.3.3 人工神经网络第24页
        2.3.4 灰色系统理论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财务风险因素分析第26-39页
    3.1 新能源行业概述第26-30页
        3.1.1 新能源内涵界定第26页
        3.1.2 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第26-28页
        3.1.3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周期第28-30页
    3.2 新能源上市公司发展现状第30-32页
        3.2.1 我国内地新能源上市公司规模第30-31页
        3.2.2 我国海外新能源上市公司规模第31-32页
    3.3 新能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特点第32-33页
        3.3.1 财务杠杆系数高第32页
        3.3.2 政策导向性影响明显第32-33页
        3.3.3 现金流紧张第33页
        3.3.4 资金的回收期长第33页
    3.4 新能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33-38页
        3.4.1 融资因素第34-35页
        3.4.2 现金流因素第35页
        3.4.3 政府因素第35-36页
        3.4.4 技术创新因素第36-37页
        3.4.5 财务制度因素第37-38页
        3.4.6 能源市场因素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新能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实证分析第39-57页
    4.1 灰色模型概述第39-41页
        4.1.1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第39-40页
        4.1.2 灰色模型第40-41页
    4.2 构建GM(2,1)灰色复合模型第41-44页
        4.2.1 数据处理方法第41-42页
        4.2.2 运用灰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财务风险评分第42-43页
        4.2.3 构建GM(2,1)灰色预测模型第43-44页
    4.3 样本选择第44-45页
    4.4 指标设计第45-47页
        4.4.1 指标选取原则第45-46页
        4.4.2 财务指标体系的确定第46-47页
    4.5 实证分析第47-55页
        4.5.1 新能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分体系第47-50页
        4.5.2 灰色预测第50-54页
        4.5.3 实证结果分析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完善新能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对策第57-66页
    5.1 传统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概述第57页
    5.2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第57-61页
        5.2.1 财务风险预警信息传递机制第57-58页
        5.2.2 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报警机制第58-59页
        5.2.3 财务风险预警处理机制第59-61页
    5.3 新能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流程第61-65页
        5.3.1 选择适当的财务风险预警方法第62-63页
        5.3.2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第63页
        5.3.3 充分收集相关的财务信息第63页
        5.3.4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财务风险分析第63-64页
        5.3.5 处理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结果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陶瓷出口贸易波动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
下一篇:化石能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