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在海派家具中的融合与创新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8页 |
| 1.1 研究动因 | 第8-9页 |
| 1.1.1 现代家具文化融合趋势 | 第8-9页 |
| 1.1.2 现代家具文化融合思考 | 第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1.2.1 海派家具概述 | 第9-13页 |
| 1.2.2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3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4-15页 |
| 1.3 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5 研究方案与方法 | 第16-18页 |
| 1.5.1 现有条件 | 第16-17页 |
| 1.5.2 研究步骤 | 第17-18页 |
| 2 近代上海中西文化融合分析 | 第18-24页 |
| 2.1 哲学思想上的中西方融合 | 第18-19页 |
| 2.2 宗教上的中西穿插 | 第19-21页 |
| 2.3 建筑上的西风东渐 | 第21-22页 |
| 2.4 艺术上的海派风 | 第22-24页 |
| 3 中西文化融合在海派家具中的体现 | 第24-52页 |
| 3.1 海派家具哲学上的中西方互借 | 第26-32页 |
| 3.1.1 中式哲学思想的延续 | 第26-29页 |
| 3.1.2 欧式哲学思想的运用 | 第29-32页 |
| 3.2 海派家具宗教特征的融入 | 第32-33页 |
| 3.2.1 本土宗教因素 | 第32-33页 |
| 3.2.2 西方宗教因素 | 第33页 |
| 3.3 海派家具源于中西方建筑的结构 | 第33-47页 |
| 3.3.1 源于建筑的家具构件 | 第33-36页 |
| 3.3.2 传统框架式结构 | 第36-37页 |
| 3.3.3 经典的榫卯结构 | 第37-39页 |
| 3.3.4 西式分段式造型 | 第39-41页 |
| 3.3.5 西式立柱结构 | 第41-45页 |
| 3.3.6 西式立面的运用 | 第45-47页 |
| 3.4 中西方艺术在海派家具上的反映 | 第47-50页 |
| 3.4.1 东方纹饰 | 第47-48页 |
| 3.4.2 西方纹饰 | 第48-50页 |
| 3.5 海派家具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 | 第50-52页 |
| 4 海派家具的革新 | 第52-61页 |
| 4.1 家具舒适度改进 | 第52-54页 |
| 4.2 功能上的改良 | 第54-57页 |
| 4.3 新材料的运用 | 第57-58页 |
| 4.4 新工艺的引进 | 第58-61页 |
| 5 海派家具对现代家具发展的启示 | 第61-73页 |
| 5.1 文化融合是设计发展的趋势 | 第61-63页 |
| 5.2 家具可以包容不同文化 | 第63-65页 |
| 5.3 运用不同文化元素应有主有次、有机融合 | 第65-67页 |
| 5.4 建筑对家具发展有启发与借鉴作用 | 第67-71页 |
| 5.5 科学技术革新是重要推动力 | 第71-73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 6.1 总结 | 第73页 |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73-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