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公司风险管理审计指标体系研究--以安全生产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21-23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3-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25页 |
1.5.2 案例研究法 | 第25页 |
1.5.3 系统分析法 | 第25-26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2.2.1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 | 第28-30页 |
2.2.2 事故致因理论 | 第30-32页 |
3 LH公司安全事故案例介绍 | 第32-36页 |
3.1 LH公司背景介绍 | 第32-33页 |
3.2 LH公司安全事故介绍 | 第33-34页 |
3.2.1 基本情况 | 第33页 |
3.2.2 事故经过 | 第33-34页 |
3.3 LH公司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3.3.1 直接原因 | 第34页 |
3.3.2 间接原因 | 第34-36页 |
4 LH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审计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54页 |
4.1 必要性分析 | 第37-38页 |
4.2 可行性分析 | 第38页 |
4.3 构建思想 | 第38-40页 |
4.4 构建原则 | 第40-41页 |
4.5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审计指标的建立 | 第41-42页 |
4.6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审计指标的含义 | 第42-46页 |
4.6.1 安全生产准备 | 第43-45页 |
4.6.2 安全生产教育 | 第45-46页 |
4.7 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 第46-54页 |
4.7.1 层次分析法 | 第46-47页 |
4.7.2 确定权重 | 第47-54页 |
5 LH公司风险管理审计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54-59页 |
5.1 建立评价因素和评判集 | 第54-55页 |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55-56页 |
5.3 指标层评价 | 第56页 |
5.4 准则层评价 | 第56-57页 |
5.5 目标层评价 | 第57页 |
5.6 审计指标体系的应用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6 LH公司风险管理审计指标体系运行保障措施 | 第59-62页 |
6.1 加强与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 | 第59页 |
6.2 时刻敲响安全事故的警钟 | 第59-60页 |
6.3 保证必要的条件支持 | 第60页 |
6.4 加强对风险管理局限性的认识 | 第60-61页 |
6.5 加强对风险管理时效性的认识 | 第61页 |
6.6 不将风险管理责任与审计责任混为一谈 | 第61-6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总结 | 第62-63页 |
7.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