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养成
中文摘要 | 第2-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领导干部反法治思维模式及其危害 | 第9-16页 |
(一)领导干部反法治思维模式 | 第9-13页 |
1.权力至上思维—薄熙来案件 | 第9-10页 |
2.政绩至上思维—湖南嘉禾县拆迁案 | 第10-11页 |
3.无法治底线的妥协性思维—佘祥林案件 | 第11-12页 |
4.野蛮行政思维—江西宜黄强拆事件 | 第12-13页 |
(二)反法治思维造成的危害 | 第13-16页 |
1.权力滥用,腐败频生 | 第13-14页 |
2.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 | 第14-15页 |
3.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 第15-16页 |
二、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主要内涵 | 第16-21页 |
(一)领导干部坚持法治思维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1.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 第16-17页 |
2.是依法行政决策的要求 | 第17页 |
3.是妥善化解矛盾的要求 | 第17页 |
4.是维护社会稳定,顺应社会管理的需要 | 第17-18页 |
(二)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模式的主要内涵 | 第18-21页 |
1.法治思维的概念 | 第18页 |
2.法治思维的主要内涵 | 第18-21页 |
三、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的环境分析 | 第21-30页 |
(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的阻力因素 | 第21-25页 |
1.传统人治思维 | 第21-22页 |
2.政治制度构架层面 | 第22-24页 |
3.经济环境层面 | 第24-25页 |
(二)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的有利因素 | 第25-30页 |
1.公民权利觉醒 | 第25-26页 |
2.互联网信息的传播 | 第26-28页 |
3.反腐败导致的权力观念冲击 | 第28-30页 |
四、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模式养成路径分析 | 第30-38页 |
(一)内在理念培育 | 第30-33页 |
1.强化理论培训,树立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 | 第30-32页 |
2.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新教育模式 | 第32-33页 |
(二)外在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法治环境 | 第33-38页 |
1.规范监督政府权力行使 | 第34-35页 |
2.在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增加法治权重 | 第35-36页 |
3.创新我国解纷和救济机制 | 第36页 |
4.提升司法公信力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