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则煤矿主斜井涌水量预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确定性分析法 | 第11-12页 |
1.2.2 随机分析法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概况 | 第16-26页 |
2.1 自然地理及交通概况 | 第16-19页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第16页 |
2.1.2 气象 | 第16-17页 |
2.1.3 水文 | 第17页 |
2.1.4 地理位置及交通 | 第17-19页 |
2.2 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 第19-24页 |
2.3 地质概况 | 第24-26页 |
2.3.1 地层岩性 | 第24-25页 |
2.3.2 地质构造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42页 |
3.1 含水层发育特征 | 第26-35页 |
3.1.1 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 | 第26-28页 |
3.1.2 白垩系孔隙、裂隙含水层 | 第28-30页 |
3.1.3 侏罗系砂岩裂隙含水层 | 第30-35页 |
3.2 含水层富水性特征 | 第35-37页 |
3.2.1 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富水性特征 | 第35页 |
3.2.2 白垩系孔隙裂隙含水层富水性特征 | 第35-36页 |
3.2.3 侏罗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特征 | 第36-37页 |
3.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37-39页 |
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39-40页 |
3.5 主斜井施工充水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3.5.1 井筒充水水源 | 第40页 |
3.5.2 井筒充水通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主斜井施工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第42-62页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 第42-45页 |
4.1.1 概念模型 | 第42-43页 |
4.1.2 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4.2 三维几何模型 | 第45-51页 |
4.3 三维水文地质模型 | 第51-62页 |
第五章 主斜井施工的涌水量预测 | 第62-79页 |
5.1 表土明挖段疏降井可行性 | 第62-65页 |
5.2 主斜井施工基岩段涌水量预测 | 第65-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