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引言第8页
    1.2 汽车转向技术发展概述第8-15页
        1.2.1 纯机械式转向系统第9-10页
        1.2.2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第10-11页
        1.2.3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第11-12页
        1.2.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第12-15页
    1.3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5-16页
        1.3.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国外的发展现状第15页
        1.3.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国内的发展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汽车EPS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部件选型设计第18-30页
    2.1 EP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8-21页
        2.1.1 EPS系统的组成第18-21页
        2.1.2 EPS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1页
    2.2 助力电机选型分析第21-23页
        2.2.1 电机类型的选定第21-22页
        2.2.2 电机额定转矩的选择第22页
        2.2.3 电机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的选择第22-23页
        2.2.4 电机额定电压选择第23页
    2.3 减速传动机构的选型设计第23-29页
        2.3.1 两种减速传动机构分析第23-24页
        2.3.2 差动轮系减速机构运动学分析第24-26页
        2.3.3 差动轮系减速机构动力学分析第26-27页
        2.3.4 差动轮系减速机构三维实体设计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汽车EPS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参数优化第30-38页
    3.1 EPS系统数学模型第30-31页
    3.2 整车动力学模型第31-32页
    3.3 轮胎模型第32-33页
    3.4 EPS系统的关键参数优化第33-37页
        3.4.1 转向性能评价指标第33-34页
        3.4.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优化模型设计第34-36页
        3.4.3 参数优化分析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汽车EPS系统电机助力特性研究第38-46页
    4.1 EPS系统助力特性分析第38-39页
        4.1.1 转向轻便性与路感的概念第38页
        4.1.2 EPS助力特性的基本要求第38-39页
    4.2 转向助力特性曲线的选择第39-44页
        4.2.1 助力特性曲线及其分类第39-41页
        4.2.2 NGW型减速机构的直线型助力特性曲线设计第41-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5章 汽车EPS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46-56页
    5.1 汽车EPS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6-49页
        5.1.1 汽车EPS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第46-49页
    5.2 基于PID控制的汽车EPS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分析第49-55页
        5.2.1 汽车EPS系统的PID控制策略第49-51页
        5.2.2 仿真分析与结论第51-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用车低温冷起动排放及起动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压燃式FPELG缸内燃烧过程仿真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