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8-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 氧化-抗氧化平衡与疾病 | 第13-15页 |
1.1 氧化-抗氧化平衡 | 第13-14页 |
1.2 氧化应激与疾病 | 第14页 |
1.3 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 氧化应激与肝损伤 | 第15-17页 |
2.1 氧化应激引起肝脏疾病 | 第15页 |
2.2 氧化应激引起肝损伤的过程和机制 | 第15-16页 |
2.3 CCl_4肝损伤的原理和机制 | 第16-17页 |
2.4 异烟肼肝损伤的原理和机制 | 第17页 |
3. 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3.1 天然药用植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 第17-18页 |
3.2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18页 |
3.3 抗氧化剂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第18-19页 |
3.4 抗氧化剂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测定 | 第19页 |
3.5 抗氧化剂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19-20页 |
4. 藏药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4.1 藏药理论和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4.2 藏药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1-22页 |
4.3 藏药治疗肝损伤研究进展 | 第22页 |
5. 立题依据 | 第22-25页 |
第二章 40种藏药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 | 第25-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6-32页 |
1.1 材料和试剂 | 第26页 |
1.2 仪器 | 第26-27页 |
1.3 方法 | 第27-32页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52页 |
2.1 40种藏药的分类、药效功能 | 第32-35页 |
2.2 40种藏药干燥提取物的制备 | 第35页 |
2.3 40种藏药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5-38页 |
2.4 40种藏药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38-40页 |
2.5 40种藏药体外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第40-43页 |
2.6 40种藏药体外清除O_2~(·-)自由基能力 | 第43-44页 |
2.7 40种藏药Fe(Ⅲ)还原能力 | 第44-47页 |
2.8 藏药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2.9 藏药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2.10 阴阳性药物抗氧化的比较 | 第50-51页 |
2.11 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优劣的比较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3.1 多酚和黄酮含量高的藏药 | 第52-53页 |
3.2 具高抗氧化潜能的藏药 | 第53页 |
3.3 药物的阴阳属性和抗氧化活性 | 第53页 |
3.4 黄酮和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关系 | 第53页 |
3.5 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53-54页 |
第三章 毛诃子的体内抗氧化和肝保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 第54-7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4-59页 |
1.1 材料和试剂 | 第54-55页 |
1.2 仪器 | 第55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55-59页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73页 |
2.1 毛诃子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2.2 毛诃子对CCl_4小鼠肝损伤的保护 | 第60-62页 |
2.3 毛诃子对异烟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 | 第62-69页 |
2.4 毛诃子对异烟肼小鼠肝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 第69-73页 |
3. 讨论 | 第73-74页 |
3.1 毛诃子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和肝保护作用 | 第73页 |
3.2 毛诃子对异烟肼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 第73页 |
3.3 藏药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引起肝脏疾病的可能性 | 第73-7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