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0-11页 |
1.1.1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1.2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 | 第10-11页 |
1.2 煤化工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物化预处理 | 第11-13页 |
1.2.2 生化处理 | 第13-14页 |
1.2.3 深度处理 | 第14-15页 |
1.2.4 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困境 | 第15页 |
1.3 支撑液膜技术及研究应用现状 | 第15-20页 |
1.3.1 支撑液膜技术的起源 | 第15-16页 |
1.3.2 支撑液膜技术的原理 | 第16-17页 |
1.3.3 支撑液膜技术的应用 | 第17-19页 |
1.3.4 支撑液膜的不稳定性及发展方向 | 第19-20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1.4.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4.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2-23页 |
2.2 实验水质 | 第23-25页 |
2.3 实验用膜材料 | 第25页 |
2.4 实验装置原理及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2.4.1 萃取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25-27页 |
2.4.2 复合膜制备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27-28页 |
2.4.3 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第3章 影响支撑液膜稳定运行因素的研究 | 第30-45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影响支撑液膜稳定性的因素 | 第30-40页 |
3.2.1 运行时间对支撑液膜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2 液膜相溶解对支撑液膜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两相流速对支撑液膜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4 载体浓度对支撑液膜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5 料液相温度对支撑液膜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6 反萃相初始浓度对支撑液膜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7 水中铁离子对支撑液膜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8 预处理对支撑液膜稳定运行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液膜相流失行为分析 | 第40-43页 |
3.3.1 液膜相流失的常见机理 | 第40-41页 |
3.3.2 液膜相流失过程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重复挂膜法强化体系稳定运行的研究 | 第45-49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重复挂膜 | 第45-46页 |
4.3 放大实验 | 第46-48页 |
4.3.1 料液相流速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2 反萃相流速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复合支撑液膜法增强体系稳定性的研究 | 第49-61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复合支撑液膜体系的构建 | 第49-54页 |
5.2.1 3-氰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浓度对酚类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2 PDMS 浓度对酚类去除率的影响 | 第51页 |
5.2.3 涂覆时间对酚类去除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4 复合中空纤维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52-54页 |
5.3 复合中空纤维支撑液膜体系对酚类去除效果的研究 | 第54-58页 |
5.3.1 料液浓度对酚类去除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2 料液流速对酚类去除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3 反萃相流速对酚类去除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4 料液相温度对酚类去除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 传质系数的计算 | 第58-59页 |
5.5 改进前后稳定性对比 | 第59-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