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海上中高速三体风电维护船船型设计与阻力及耐波性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的意义与实用价值第12-13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中高速船船型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风电维护船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CFD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耐波性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船舶CFD及耐波性理论第20-34页
    2.1 船舶CFD理论第20-27页
        2.1.1 数学模型第20-23页
        2.1.2 自由面的追踪方法第23-24页
        2.1.3 控制方程的离散第24-25页
        2.1.4 流场的求解方法第25-26页
        2.1.5 网格的划分第26-27页
        2.1.6 基于FINE/Marine船舶水动力性能分析第27页
    2.2 船舶耐波性理论第27-33页
        2.2.1 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概述第28-29页
        2.2.2 船舶在规则波中的纵向、横向和垂向运动响应第29-32页
        2.2.3 切片法理论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三体维护船船型方案确定与总布置设计第34-50页
    3.1 三体风电维护船方案构思第34-37页
        3.1.1 三体船船型特点第34-35页
        3.1.2 使用要求第35-36页
        3.1.3 方案构思第36-37页
    3.2 三体维护船主要要素确定第37-44页
        3.2.1 三体船主要要素概述第37页
        3.2.2 船型资料第37-38页
        3.2.3 三体船主体主尺度确定第38-41页
        3.2.4 三体船侧体主尺度确定第41-42页
        3.2.5 三体船相对位置确定第42页
        3.2.6 排水量校核第42-44页
        3.2.7 快速性校核第44页
    3.3 三体维护船船型设计第44-48页
        3.3.1 NAPA软件简介第45-46页
        3.3.2 三体船型方案确定第46页
        3.3.3 三体船总布置设计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三体维护船的阻力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第50-59页
    4.1 基于FINE/MARINE的计算方法研究第50-53页
        4.1.1 三体船模尺度参数第50-51页
        4.1.2 计算域的选取及网格划分第51-52页
        4.1.3 计算参数设置第52页
        4.1.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2-53页
    4.2 不同排水体积之比的方案仿真计算第53-56页
        4.2.1 各方案参数说明第54页
        4.2.2 各方案阻力仿真结果分析第54-56页
    4.3 主侧体不同位置方案仿真计算第56-58页
        4.3.1 各方案位置参数说明第56-57页
        4.3.2 各方案阻力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三体风电维护船耐波性能分析第59-71页
    5.1 耐波性计算模块简介与船型方案第59-62页
        5.1.1 计算定义第60页
        5.1.2 耐波性操作界面第60-61页
        5.1.3 船型方案说明第61-62页
    5.2 三体维护船纵摇频率响应函数第62-65页
        5.2.1 方案一(体积比为 9%,纵向间距为 6.35m)第62页
        5.2.2 方案二(体积比为 12%,纵向间距为 6.35m)第62-63页
        5.2.3 方案三(体积比为 9%,纵向间距为 3.175m)第63-64页
        5.2.4 方案四(体积比为 12%,纵向间距为 3.175m)第64页
        5.2.5 纵摇响应曲线对比第64-65页
    5.3 三体维护船升沉频率响应函数第65-69页
        5.3.1 方案一(体积比为 9%,纵向间距为 6.35m)第65-66页
        5.3.2 方案二(体积比为 12%,纵向间距为 6.35m)第66页
        5.3.3 方案三(体积比为 9%,纵向间距为 3.175m)第66-67页
        5.3.4 方案四(体积比为 12%,纵向间距为 3.175m)第67-68页
        5.3.5 升沉响应曲线对比第68-69页
    5.4 各方案结果比较分析第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附录第77-9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瑞香素对IgE介导的I型过敏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安吉物流业务发展战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