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7-8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研究价值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 | 第11-17页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 第11-14页 |
·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11页 |
·经济生活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11-12页 |
·求职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12-13页 |
·人际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13-14页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危害 | 第14-17页 |
·影响大学生个人的成人成才 | 第14页 |
·影响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 | 第14-15页 |
·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实证调查 | 第17-21页 |
·调查方案介绍 | 第17页 |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17-21页 |
第四章 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探析 | 第21-29页 |
·主观原因 | 第21-22页 |
·大学生道德心理不成熟 | 第21页 |
·大学生缺乏诚信修养 | 第21页 |
·大学生缺乏诚信实践 | 第21-22页 |
·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 第22页 |
·客观原因 | 第22-29页 |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22-25页 |
·学校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不足 | 第25-27页 |
·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 第27-29页 |
第五章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建议 | 第29-37页 |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 第29-33页 |
·加大诚信教育力度,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 | 第29-32页 |
·注重校园诚信氛围的营造,坚持全员育人的原则 | 第32-33页 |
·加大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 第33-37页 |
·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引入社会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 第34页 |
·健全高校诚信制度规范 | 第34-37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3-45页 |
附录: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问卷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