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1章 实验研究 | 第14-45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4-25页 |
1.1.1 实验对象 | 第14页 |
1.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14-15页 |
1.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5-16页 |
1.1.4 其他材料 | 第16-17页 |
1.1.5 各种缓冲液的制备 | 第17-18页 |
1.1.6 Langendorff 系统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 第18-19页 |
1.1.7 心肌梗死面积的测定 | 第19-20页 |
1.1.8 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 | 第20页 |
1.1.9 HE 染色 | 第20页 |
1.1.10 Western blot | 第20-25页 |
1.1.11 统计学分析 | 第25页 |
1.2 结果 | 第25-37页 |
1.2.1 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 | 第25-28页 |
1.2.2 心肌缺血/再灌注对自噬的影响 | 第28-32页 |
1.2.3 吗啡保护再灌注损伤的心肌 | 第32-33页 |
1.2.4 吗啡后处理心肌对再灌注诱发的自噬的影响 | 第33-35页 |
1.2.5 吗啡抑制再灌注诱发的自噬的分子机制 | 第35-37页 |
1.3 讨论 | 第37-40页 |
1.4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第2章 综述 自噬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45-54页 |
2.1 自噬的定义及作用 | 第45页 |
2.2 自噬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途径 | 第45-47页 |
2.3 自噬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47-49页 |
2.3.1 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47-48页 |
2.3.2 自噬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48-49页 |
2.3.3 自噬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49页 |
2.4 自噬的检测 | 第49-50页 |
2.5 展望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导师简介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