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视频质量QOE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主观质量评价 | 第12页 |
1.2.2 客观质量评价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流媒体相关技术研究 | 第16-27页 |
2.1 流媒体编码技术 | 第16-17页 |
2.1.1 MPEG系列 | 第16页 |
2.1.2 H.23X系列 | 第16-17页 |
2.2 流媒体传输技术 | 第17-20页 |
2.2.1 流媒体传输方式 | 第17-18页 |
2.2.1.1 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 | 第18页 |
2.2.1.2 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 streaming) | 第18页 |
2.2.1.3 两者比较 | 第18页 |
2.2.2 流媒体传输的网络协议 | 第18-20页 |
2.2.2.1 实时传输协议RTP | 第19页 |
2.2.2.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 第19页 |
2.2.2.3 实时流协议RTSP | 第19-20页 |
2.3 网络对流媒体视频质量的影响 | 第20页 |
2.4 流媒体相关网络指标 | 第20-24页 |
2.4.1 时延 | 第20-22页 |
2.4.2 带宽 | 第22-23页 |
2.4.3 丢包率 | 第23-24页 |
2.5 指标的测量 | 第24-26页 |
2.5.1 主动测量 | 第24-25页 |
2.5.2 被动测量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流媒体视频质量QOE相关研究 | 第27-40页 |
3.1 主观视频质量评估分析 | 第27-29页 |
3.2 客观视频质量评估分析 | 第29-39页 |
3.2.1 全参考QoE评估 | 第29-34页 |
3.2.1.1 基于数学统计的评估模型 | 第30-31页 |
3.2.1.2 基于人类视觉的评估模型 | 第31-33页 |
3.2.1.3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QoE评估方法 | 第33-34页 |
3.2.2 部分参考QoE评估 | 第34-39页 |
3.2.2.1 基于压缩感知的半参考评估 | 第35-36页 |
3.2.2.2 基于小波分析的半参考评估 | 第36-39页 |
3.2.3 无参考QoE评估 | 第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特征信息提取的半参考视频质量评估算法 | 第40-48页 |
4.1 空域信息特征的提取 | 第41-42页 |
4.2 时域信息特征提取 | 第42-45页 |
4.3 质量评分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Planet Lab流媒体质量评估系统设计 | 第48-59页 |
5.1 系统概述 | 第48-49页 |
5.2 设计方案 | 第49页 |
5.3 模块实现 | 第49-58页 |
5.3.1 特征信息提取模块 | 第49-52页 |
5.3.2 视频发送模块 | 第52-53页 |
5.3.3 视频接收模块 | 第53-54页 |
5.3.4 数据收集模块 | 第54-55页 |
5.3.5 质量评估模块 | 第55-56页 |
5.3.6 视频播放模块 | 第56-57页 |
5.3.7 结果展示模块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实验与结果 | 第59-69页 |
6.1 损伤视频产生 | 第59页 |
6.2 主观视频质量评价 | 第59-61页 |
6.3 客观视频质量评价 | 第61-63页 |
6.4 测试和结果 | 第63-68页 |
6.4.1 测试视频 1 | 第63-64页 |
6.4.2 测试视频 2 | 第64-65页 |
6.4.3 测试视频 3 | 第65-66页 |
6.4.4 测试视频 4 | 第66-67页 |
6.4.5 对比其他客观评价方法 | 第67-6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7.1 总结 | 第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