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光明乳业集团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的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1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第13-16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第16-21页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第21-25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2 研究框架第23-24页
        1.4.3 研究方法第24-25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5-33页
    2.1 乳、乳制品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概述第25-26页
        2.1.1 乳及乳制品的概念第25页
        2.1.2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内容第25-26页
    2.2 质量管理理论第26-27页
        2.2.1 质量管理的内涵第26页
        2.2.2 质量管理的发展第26-27页
    2.3 供应链管理理论第27-30页
        2.3.1 供应链的起源及发展第27-28页
        2.3.2 供应链的分类第28页
        2.3.3 供应链管理内涵及内容第28-29页
        2.3.4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发展旳意义第29-30页
    2.4 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第30-33页
        2.4.1 供应链质量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第30-31页
        2.4.2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特点第31-32页
        2.4.3 供应量质量管理实施策略第32-33页
第三章 光明乳业集团介绍第33-41页
    3.1 光明乳业集团简介第33-34页
    3.2 光明乳业集团股份股权结构第34页
    3.3 光明乳业集团内部组织管理结构第34-35页
    3.4 光明乳业集团产品结构第35-36页
    3.5 光明乳业集团人员结构第36-37页
    3.6 光明乳业经营范围和配送模式第37-41页
第四章 光明乳业集团供应链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第41-52页
    4.1 光明乳业集团质量管理现状分析第41-44页
    4.2 光明乳业集团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第44-46页
        4.2.1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第44-45页
        4.2.2 生产工厂的质量管理不完善第45-46页
        4.2.3 产品流通渠道复杂第46页
    4.3 光明乳业集团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52页
        4.3.1 采购阶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49页
        4.3.2 生产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9-50页
        4.3.3 流通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0-52页
第五章 光明乳业集团供应链质量控制优化方案设计第52-72页
    5.1 采购阶段的质量优化第52-60页
        5.1.1 采用多元化方式扩充奶源第53-54页
        5.1.2 实施供应商分类认证管理第54-55页
        5.1.3 强化奶农质量意识及合作第55-56页
        5.1.4 规范原料标准及过程管理第56-60页
    5.2 生产阶段的质量优化第60-66页
        5.2.1 引入先进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第60-61页
        5.2.2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过程管理第61-65页
        5.2.3 完善GMP管理第65-66页
    5.3 流通阶段的质量优化第66-72页
        5.3.1 规划合理配送方案第66-69页
        5.3.2 完善市区自有冷链配送模式第69-70页
        5.3.3 创新乡镇地区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模式第70-72页
第六章 光明乳业集团供应链质量控制优化方案的评价及保障措施第72-76页
    6.1 光明乳业集团供应链质量控制优化方案的评价第72页
        6.1.1 产品质量的提高第72页
        6.1.2 生产成本的节约第72页
        6.1.3 集团形象的改善第72页
    6.2 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第72-76页
        6.2.1 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保障第73页
        6.2.2 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保障第73页
        6.2.3 财务支持保障第73-74页
        6.2.4 人力资源保障第74页
        6.2.5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保障第74-7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7.1 研究结论第76页
    7.2 研究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研究
下一篇:电力行业税收负担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