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深石原则”起源与基本理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深石原则”起源之深石案 | 第9-11页 |
一、深石案(TaylorV.StandardGas&Electric) | 第9-10页 |
二、深石案评析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深石原则”的基本理论 | 第11-13页 |
一、“深石原则”的法理基础 | 第11-12页 |
二、“深石原则”适用的衡平居次与自动居次之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深石原则”的法律背景和可行性 | 第13-28页 |
第一节 “深石原则”域外立法与借鉴 | 第13-22页 |
一、美国:“深石原则”起源与发展 | 第13-16页 |
二、德国:大陆法系的自动居次 | 第16-18页 |
三、台湾地区:“深石原则”之初尝试 | 第18-20页 |
四、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深石原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2-28页 |
一、“深石原则”适用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二、“深石原则”适用的可行性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深石原则”的法律适用与立法归属 | 第28-44页 |
第一节 从相关案例看“深石原则”适用的条件 | 第28-30页 |
一、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沙港公司诉开天公司案 | 第28-29页 |
二、典型案例适用“深石原则”之评析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关于“深石原则”中的居次债权 | 第30-32页 |
一、居次债权的性质 | 第30-32页 |
二、居次债权的类型 | 第32页 |
第三节 “深石原则”适用条件探析 | 第32-38页 |
一、约束对象的范围 | 第33-34页 |
二、对受约束行为的认定 | 第34-37页 |
三、行为之损害结果判定 | 第37页 |
四、适用“深石原则”时举证责任分配 | 第37-38页 |
第四节 “深石原则”适用产生的法律效果 | 第38-41页 |
一、适用“深石原则”被居后债权的范围 | 第38-39页 |
二、“深石原则”与抵消权 | 第39-40页 |
三、“深石原则”与别除权 | 第40-41页 |
第五节 “深石原则”的立法归属 | 第41-44页 |
一、“深石原则”与公司法 | 第42页 |
二、“深石原则”与破产法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