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第二章 系统(思维)范式与社会系统分析 | 第15-27页 |
·范式概念 | 第15-17页 |
·系统(思维)范式 | 第17-22页 |
·系统 | 第17-19页 |
·系统(思维)范式 | 第19-22页 |
·系统(思维)范式下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特点 | 第22-24页 |
·把对象作为系统(整体)来认识 | 第22页 |
·对系统内部精细分析,还要从系统外考查系统 | 第22-23页 |
·注重把握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 第23-24页 |
·系统范式对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意义 | 第24页 |
·社会系统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社会发展判据的系统性分析 | 第27-39页 |
·社会发展的含义 | 第27-29页 |
·社会发展判据的历史演进 | 第29-32页 |
·社会发展判据的系统性特征 | 第32-39页 |
·整体性 | 第32-34页 |
·动态性与开放性 | 第34-35页 |
·层次性与差异协同性 | 第35-37页 |
·目的性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系统范式下多视角分析社会发展判据 | 第39-62页 |
·从社会系统结构转变、层次转换视角分析社会发展判据 | 第39-41页 |
·从社会系统整体性存在与发展的角度分析社会发展判据 | 第41-44页 |
·从社会系统的特殊性角度(人文因素的增长)分析社会发展判据 | 第44-52页 |
·社会自由 | 第46-48页 |
·社会公正 | 第48-50页 |
·社会创造力 | 第50-52页 |
·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和社会巨系统视角分析社会发展判据 | 第52-57页 |
·生态文明观 | 第52-54页 |
·社会巨系统与天下观 | 第54-57页 |
·从系统的差异协同视角分析社会发展判据 | 第57-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