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典型山地掉层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11页
    1.2 山地建筑的意义第11-13页
    1.3 掉层结构的应用第13-14页
    1.4 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4-15页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5-17页
2 试验方案第17-31页
    2.1 试验背景及简介第17页
    2.2 试验目的第17页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17-25页
        2.3.1 模型选择第17-18页
        2.3.2 原型概况第18-19页
        2.3.3 相似关系及模型设计第19-23页
        2.3.4 试件制作及材料性能第23-25页
    2.4 试验测试项目第25-27页
        2.4.1 主要测试内容第25页
        2.4.2 测试手段及方法第25-27页
    2.5 加载方案第27-29页
        2.5.1 加载装置第27-28页
        2.5.2 加载制度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1页
3 试验现象及结果第31-47页
    3.1 试验准备及加载第31-33页
        3.1.1 试验准备第31-32页
        3.1.2 试验加载第32-33页
    3.2 宏观试验现象第33-37页
        3.2.1 整体现象第33-35页
        3.2.2 节点破坏第35-37页
    3.3 试验结果第37-45页
        3.3.1 破坏形态及破坏机制第37-41页
        3.3.2 滞回曲线第41-42页
        3.3.3 骨架曲线第42-44页
        3.3.4 整体刚度第44页
        3.3.5 层间位移角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缩尺模型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第47-67页
    4.1 概述第47页
    4.2 模型建立第47-51页
        4.2.1 纤维模型第47-48页
        4.2.2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48-51页
    4.3 缩尺模型算例第51-54页
        4.3.1 模型介绍第51页
        4.3.2 顶点位移加载程序验证第51-54页
    4.4 模型Ⅰ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4-57页
        4.4.1 塑性铰分布及延性需求第54-56页
        4.4.2 滞回曲线第56-57页
    4.5 模型Ⅰ与模型Ⅱ对比分析第57-65页
        4.5.1 塑性铰分布及延性需求第57-59页
        4.5.2 滞回曲线第59-60页
        4.5.3 柱剪力图第60-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5 掉层弹塑性时程分析及等效侧向刚度比第67-93页
    5.1 概述第67页
    5.2 算例设计第67-70页
        5.2.1 算例模型第67-68页
        5.2.2 材料本构第68-69页
        5.2.3 其他参数第69页
        5.2.4 地震波选取第69-70页
    5.3 分析结果第70-86页
        5.3.1 层间位移角第70-74页
        5.3.2 梁柱轴力第74-75页
        5.3.3 塑性铰分布及延性需求分析第75-78页
        5.3.4 结构出铰的顺序第78-81页
        5.3.5 梁柱截面纤维应变第81-84页
        5.3.6 柱弯矩曲率关系第84-86页
    5.4 掉层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第86-91页
        5.4.1 等效侧向刚度第86页
        5.4.2 等代柱模型第86-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93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第93-95页
致谢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99页
附录第99-104页
    A 柱弯矩曲率关系第99-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及规划干预研究
下一篇:重庆地区多联机节能运行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