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气相污染物论文

青岛市碳排放量及排放特征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5页
        1.1.1 全球变暖加剧与影响第11-12页
        1.1.2 人类应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第12-14页
        1.1.3 适应低碳青岛的发展要求第14-15页
    1.2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5-18页
        1.2.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碳排放研究理论概述第18-26页
    2.1 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第18-19页
    2.2 碳足迹和碳源、碳汇第19-21页
    2.3 国内外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第21-24页
        2.3.1 能源碳源计算方法概述第21-22页
        2.3.2 城市绿地碳汇计算方法概述第22-24页
    2.4 碳排放研究与减排措施第24-26页
3 青岛市碳源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第26-38页
    3.1 能源活动第27-31页
        3.1.1 青岛市能源活动碳源第27页
        3.1.2 能源类碳源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第27-29页
        3.1.3 青岛市能源类碳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第29-31页
    3.2 工业生产工艺第31-34页
        3.2.1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源第31页
        3.2.2 工业生产碳源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第31-33页
        3.2.3 工业生产碳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第33-34页
    3.3 环境工程领域第34-35页
    3.4 城市人口第35页
        3.4.1 城市人口碳源排放第35页
        3.4.2 城市人口碳源排放计算第35页
    3.5 农林净储碳量第35-36页
    3.6 青岛市 2001~2011 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第36-38页
4 青岛市碳排放特征与排放趋势分析第38-50页
    4.1 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排放水平分析第38-42页
        4.1.1 青岛市碳排放总量及变化特征第38-40页
        4.1.2 人均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变化分析第40-42页
        4.1.3 能源消耗是青岛市主要碳源第42页
    4.2 青岛市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研究第42-47页
        4.2.1 青岛市能耗现状特征第42-43页
        4.2.2 青岛市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特征分析第43-45页
        4.2.3 能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分解研究第45-47页
    4.3 青岛市植被储碳量分析第47-50页
5 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趋势估算第50-56页
    5.1 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力的拟合第50-51页
    5.2 不同情景模式第51-52页
    5.3 青岛市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第52-53页
    5.4 青岛市碳排放减排可行性分析第53-56页
        5.4.1 增加天然气比例,提高青岛本地新能源利用第53-54页
        5.4.2 控制高能耗,关闭多余产能,推广终端节能技术第54页
        5.4.3 保护耕地,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加强城市绿地固碳作用第54-5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56-57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旋叶式压缩机气流脉动的控制
下一篇:垃圾转运设备翻转机构仿真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