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中英文缩略词说明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2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8-23页 |
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 第18页 |
2 国内外关于吞咽障碍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3 国内吞咽障碍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3.1 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存在差距 | 第21-22页 |
3.2 临床实践缺乏循证基础 | 第22页 |
3.3 管理方案不完善 | 第22-23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4.2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定义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1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 第25-26页 |
2 “5S”证据模型 | 第26-27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第六节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现状调查 | 第29-56页 |
第一节 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实践现状的质性研究 | 第29-38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9-3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2 结果 | 第30-36页 |
2.1 知识缺乏 | 第31页 |
2.2 重视不足 | 第31-33页 |
2.3 执行率低 | 第33-34页 |
2.4 障碍因素 | 第34-36页 |
3 讨论 | 第36-38页 |
3.1 知识是行动的基础,应加强医务人员吞咽障碍相关知识的培训 | 第36-37页 |
3.2 依据指南建立吞咽障碍管理方案,提高执行率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吞咽障碍患者对吞咽障碍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 第38-44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8-4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38-3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2 结果 | 第40-42页 |
2.1 吞咽知识和吞咽技能的需求 | 第40页 |
2.2 生理需求 | 第40-41页 |
2.3 安全需求 | 第41页 |
2.4 社会支持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3.1 关注吞咽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是完善工作不可或缺的要求 | 第42-43页 |
3.2 健康教育是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的有效途径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医务人员吞咽障碍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 | 第44-56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44-45页 |
1.1 研究类型 | 第44页 |
1.2 调查的对象 | 第44页 |
1.3 样本量估计 | 第44-45页 |
2 研究内容 | 第45-46页 |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第45页 |
2.2 调查的内容 | 第45-46页 |
3 结果 | 第46-53页 |
3.1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46-48页 |
3.2 问卷的信度 | 第48页 |
3.3 问卷的效度 | 第48-50页 |
3.4 医务人员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 第50-53页 |
4 讨论 | 第53-56页 |
4.1 效度 | 第53-54页 |
4.2 信度分析 | 第54页 |
4.3 应加强医务人员吞咽障碍相关知识的培训 | 第54-56页 |
笫三章 证据综合 | 第56-89页 |
第一节 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和系统评价的文献内容分析 | 第56-71页 |
1 对象与方法 | 第56-61页 |
1.1 证据检索策略 | 第56-58页 |
1.2 证据的纳入、排除标准 | 第58页 |
1.3 证据的评价标准 | 第58-60页 |
1.4 证据质量的评价过程 | 第60-61页 |
2 结果 | 第61-67页 |
2.1 纳入证据的一般情况 | 第61-65页 |
2.2 质量评价 | 第65-67页 |
3 讨论 | 第67-71页 |
3.1 纳入研究的现状 | 第67-68页 |
3.2 纳入研究对构建本管理方案的参考意义 | 第68-71页 |
第二节 间歇经口—食管/胃管进食法对吞咽障碍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 第71-80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71-73页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71页 |
1.2 检索策略 | 第71-73页 |
1.3 文献质量评价 | 第73页 |
1.4 资料提取 | 第73页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73页 |
2 结果 | 第73-78页 |
2.1 文献筛选情况 | 第73-74页 |
2.2 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 第74-75页 |
2.3 Meta分析结果 | 第75-78页 |
3 讨论 | 第78-80页 |
第三节 冰酸刺激对吞咽障碍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 第80-89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80-83页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80-81页 |
1.2 检索策略 | 第81-82页 |
1.3 文献质量评价 | 第82页 |
1.4 资料提取 | 第82页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82-83页 |
2 结果 | 第83-86页 |
2.1 文献筛选情况 | 第83页 |
2.2 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 第83-84页 |
2.3 Meta分析结果 | 第84-86页 |
3 讨论 | 第86-89页 |
第四章 证据传播 | 第89-103页 |
第一节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最佳实践信息册和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方案(初稿)的制定 | 第89-9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89-91页 |
1.1 成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方案构建小组 | 第89页 |
1.2 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 第89-90页 |
1.3 证据来源 | 第90-91页 |
2 结果 | 第91-94页 |
2.1 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最佳实践信息册 | 第91-93页 |
2.2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方案(初稿) | 第93-94页 |
3 讨论 | 第94-95页 |
第二节 专家会议 | 第95-10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95-97页 |
1.1 专家的遴选 | 第95-96页 |
1.2 专家会议的主题 | 第96页 |
1.3 实施过程 | 第96页 |
1.4 资料分析 | 第96-97页 |
2 结果 | 第97-101页 |
2.1 会议专家的基本情况 | 第97-98页 |
2.2 专家的权威程度 | 第98页 |
2.3 专家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方案的建议和意见 | 第98-101页 |
3 讨论 | 第101-103页 |
3.1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方案构建的必要性 | 第101页 |
3.2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 第101-102页 |
3.3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方案构建的可行性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证据应用 | 第103-120页 |
1 研究类型 | 第103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03-10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03页 |
2.2 样本量 | 第103-104页 |
2.3 抽样及分组方法 | 第104页 |
2.4 干预内容 | 第104-106页 |
2.5 评价指标 | 第106-108页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108页 |
2.7 质量控制 | 第108-109页 |
2.8 遵循伦理原则 | 第109页 |
3 结果 | 第109-112页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109-110页 |
3.2 医务人员层面:脑卒中吞咽障碍知识和行为得分 | 第110页 |
3.3 患者层面 | 第110-112页 |
3.4 医院层面 | 第112页 |
4 讨论 | 第112-119页 |
4.1 管理方案实施后吞咽障碍筛查率得以提高 | 第112-114页 |
4.2 提高营养风险筛查率 | 第114-115页 |
4.3 降低留置胃管率和留置胃管时间 | 第115-116页 |
4.4 降低卒中后肺炎发生率 | 第116-117页 |
4.5 改善吞咽功能 | 第117-118页 |
4.6 吞咽障碍管理方案对患者医疗利用度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5 小结 | 第119-120页 |
全文总结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5页 |
综述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并发症的管理 | 第135-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6页 |
附录 | 第146-161页 |
附录1 脑卒中吞咽障碍管理知识和行为问卷 | 第146-151页 |
附录2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例收集表 | 第151-154页 |
附录3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 | 第154-155页 |
附录4 口腔卫生评估登记表 | 第155-156页 |
附录5 口腔卫生状况评估表 | 第156-157页 |
附录6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路径 | 第157-158页 |
附录7 吞咽障碍管理流程 | 第158-159页 |
附录8 营养风险筛查流程 | 第159-160页 |
附录9 口腔护理流程 | 第160-161页 |
个人简历 | 第161-163页 |
致谢 | 第163-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