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6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18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人物型纪念性建筑概述 | 第22-34页 |
2.1 纪念性建筑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1.1 关于纪念 | 第22页 |
2.1.2 关于纪念性建筑 | 第22-23页 |
2.1.3 人物型纪念性建筑 | 第23页 |
2.2 研究范畴界定 | 第23-24页 |
2.3 人物型纪念性建筑的类型 | 第24-25页 |
2.3.1 单一人物型纪念馆 | 第24-25页 |
2.3.2 群体人物型纪念性建筑 | 第25页 |
2.4 人物型纪念性建筑的精神职能 | 第25-27页 |
2.5 建国以来人物型纪念性建筑发展脉络 | 第27-28页 |
2.5.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第27页 |
2.5.2 文化大革命时期 | 第27-28页 |
2.5.3 改革开放时期 | 第28页 |
2.5.4 当代人物纪念性建筑发展趋势 | 第28页 |
2.6 人物型纪念性建筑现存问题 | 第28-29页 |
2.6.1 缺乏相应理论研究 | 第28-29页 |
2.6.2 建筑空间形式缺乏创新 | 第29页 |
2.6.3 缺乏人文关怀 | 第29页 |
2.7 相关理论 | 第29-31页 |
2.7.1 场所 | 第29-30页 |
2.7.2 场所结构 | 第30-31页 |
2.7.3 场所精神 | 第31页 |
2.7.4 场所精神与人物型纪念性建筑的关系 | 第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人物型纪念性建筑场地设计 | 第34-46页 |
3.1 主题立意 | 第34-36页 |
3.2 外部空间功能构成 | 第36-38页 |
3.2.1 入口广场 | 第36-37页 |
3.2.2 纪念广场 | 第37页 |
3.2.3 停车场 | 第37-38页 |
3.3 交通流线组织 | 第38-39页 |
3.4 外部空间布局 | 第39-41页 |
3.4.1 规则式空间布局 | 第39-40页 |
3.4.2 自由式空间布局 | 第40-41页 |
3.5 空间序列 | 第41-43页 |
3.5.1 空间序列 | 第41-42页 |
3.5.2 地形与空间序列的关系 | 第42-43页 |
3.6 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人物型纪念性建筑设计 | 第46-70页 |
4.1 建筑的形象表达策略 | 第46-53页 |
4.1.1 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 第46-49页 |
4.1.2 建筑与人为场所(城市人文环境)融合 | 第49-53页 |
4.2 建筑空间设计 | 第53-60页 |
4.2.1 功能构成 | 第53-54页 |
4.2.2 参观流线组织 | 第54-56页 |
4.2.3 空间氛围营造 | 第56-60页 |
4.3 其他要素对场所精神的表达 | 第60-65页 |
4.3.1 建筑材料的运用 | 第60-61页 |
4.3.2 水体的运用 | 第61-63页 |
4.3.3 雕塑的运用 | 第63-64页 |
4 3.4 植物的运用 | 第64-65页 |
4.4 案例分析 | 第65-69页 |
4.4.1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江苏·淮安) | 第65-67页 |
4.4.2 江村费孝通纪念馆(江苏·吴江) | 第67-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以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建筑设计为例 | 第70-90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70-71页 |
5.1.1 项目区位 | 第70-71页 |
5.1.2 罗炳辉纪念馆和故居介绍 | 第71页 |
5.1.3 设计内容要求 | 第71页 |
5.2 现状问题分析 | 第71-73页 |
5.2.1 广场存在问题分析 | 第72页 |
5.2.2 建筑存在问题分析 | 第72-73页 |
5.2.3 道路交通问题分析 | 第73页 |
5.3 基地分析 | 第73-75页 |
5.3.1 场地概况 | 第73页 |
5.3.2 场地的分析 | 第73-74页 |
5.3.3 场地模拟分析 | 第74-75页 |
5.4 场地规划设计 | 第75-79页 |
5.4.1 规划布局设计 | 第76页 |
5.4.2 功能分区设计 | 第76-77页 |
5.4.3 交通流线设计 | 第77-78页 |
5.4.4 绿化景观设计 | 第78-79页 |
5.5 罗炳辉纪念馆建筑设计 | 第79-86页 |
5.5.1 构思立意 | 第79-83页 |
5.5.2 建筑生成分析 | 第83-84页 |
5.5.3 功能组成分析 | 第84页 |
5.5.4 内部流线分析 | 第84-85页 |
5.5.5 山地建筑景观分析 | 第85-86页 |
5.6 游客服务中心建筑设计 | 第86-88页 |
5.6.1 设计策略 | 第86页 |
5.6.2 建筑生成分析 | 第86-87页 |
5.6.3 建筑功能组织 | 第87-88页 |
5.6.4 建筑流线分析 | 第8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附录:技术图纸 | 第96-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