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吉图珲高铁东兴隧道膨胀岩场地预留土柱施工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20页
        1.2.1 膨胀岩土工程性质与理论模型第10-14页
        1.2.2 浅埋隧道施工力学研究第14-20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膨胀岩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方法工程问题分析第21-31页
    2.1 工程背景第21页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第21-22页
    2.3 东兴隧道浅埋段施工方法第22-28页
        2.3.1 开挖方法第22-23页
        2.3.2 出渣和弃碴处理第23页
        2.3.3 支护和衬砌第23-26页
        2.3.4 防排水措施第26-28页
    2.4 东兴隧道特殊岩土和工程问题第28-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膨胀岩土隧道不同开挖方法数值模拟第31-51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V 级膨胀岩隧道开挖方法第31-33页
        3.2.1 交叉中隔墙法第31页
        3.2.2 预留土柱法第31-33页
    3.3 不同开挖方法施工过程数值模型的建立第33-46页
        3.3.1 开挖效应的模拟方法第33-37页
        3.3.2 支护措施的模拟方法第37-40页
        3.3.3 计算模型第40-42页
        3.3.4 计算参数第42-46页
    3.4 不同开挖方法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3.4.1 不同开挖方法对地表沉降影响第46-47页
        3.4.2 不同开挖方法对拱顶沉降影响第47-48页
        3.4.3 不同开挖方法对水平收敛影响第48-49页
        3.4.4 不同开挖方法对围岩塑性区影响第49-50页
        3.4.5 不同开挖方法对支护结构内力影响第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预留土柱的浅埋暗挖法影响因素分析第51-62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开挖顺序影响分析第51-54页
        4.2.1 地表沉降分析第51-52页
        4.2.2 拱顶沉降分析第52-53页
        4.2.3 水平收敛分析第53-54页
    4.3 预留土柱宽度影响分析第54-57页
        4.3.1 地表沉降分析第55页
        4.3.2 拱顶沉降分析第55-56页
        4.3.3 水平收敛分析第56-57页
    4.4 预留土柱曲率影响分析第57-59页
        4.4.1 地表沉降分析第57-58页
        4.4.2 拱顶沉降分析第58页
        4.4.3 水平收敛分析第58-59页
    4.5 开挖台阶长度影响分析第59-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关联性研究
下一篇:沥青洒布车导热油加热沥青装置设计及传热过程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