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中国地理论文--专类地理论文--历史地理论文

延边地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以康熙年间至建国前为主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第13-1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4页
第二章 延边地名文化背景与动力机制第24-35页
    2.1 延边地名文化形成背景第24-29页
        2.1.1 延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简介第24-25页
        2.1.2 延边地区人文社会历史背景第25-28页
        2.1.3 延边地区的民族环境第28-29页
    2.2 延边地名文化的动力机制第29-35页
        2.2.1 延边地名形成的自然条件动力机制第30页
        2.2.2 延边地名形成的人文社会历史动力机制第30-31页
        2.2.3 延边地名形成的民族动力机制第31-35页
第三章 延边地名文化的演变过程第35-47页
    3.1 四个时期延边地区地名演变的特征第36-40页
    3.2 延边地区各时期地名的分段特征研究第40-47页
        3.2.1 康熙年间至封禁时期延边地区地名分布第40-42页
        3.2.2 解禁之后至间岛条约时期延边地区地名分布第42-43页
        3.2.3 间岛条约至伪满洲国建立时期延边地区地名分布第43-45页
        3.2.4 伪满洲国时期至解放时期延边地区地名分布第45-47页
第四章 延边地名的分布特征第47-71页
    4.1 延边地名分布的时空特征分析第47-61页
        4.1.1 延边地名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7-53页
        4.1.2 地名分布的时间差异性分析第53-61页
    4.2 延边地区民族地名的时空分布特征第61-71页
        4.2.1 民族地名分布的空间特征第61-64页
        4.2.2 民族地名分布的时间特征第64-65页
        4.2.3 民族地名流域分布的时空变化第65-71页
第五章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民族工艺传播介质的符号意义变迁与传播路径--以白族扎染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