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尔虎左旗草原资源与“三化”调查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草原资源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内蒙古草原资源调查概况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草原遥感监测研究与应用概况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1.4 草原分类研究概况 | 第14页 |
1.5 草原生产力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6 草原“三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8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2.1.2 地形地貌及水文条件 | 第17页 |
2.1.3 气候条件 | 第17页 |
2.1.4 土壤与植被 | 第17-18页 |
2.1.5 社会经济情况 | 第18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2.3.1 资料准备 | 第18-19页 |
2.3.2 遥感影像预判 | 第19页 |
2.3.3 野外调查 | 第19页 |
2.3.4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 第19-22页 |
2.3.5 图斑属性判读与勾绘 | 第22-23页 |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3-24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8页 |
3.1 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类型情况 | 第25-36页 |
3.1.1 草原分类系统原则 | 第25-27页 |
3.1.2 不同草原类型面积及其分布 | 第27-36页 |
3.2 新巴尔虎左旗草原产草量及载畜能力情况 | 第36-42页 |
3.2.1 产草量及载畜能力计算依据 | 第36-38页 |
3.2.2 不同草原类型产草量及载畜能力 | 第38-42页 |
3.3 新巴尔虎左旗草原“三化”状况 | 第42-48页 |
3.3.1 “三化”草原等级划分指标 | 第42-44页 |
3.3.2 “三化”草原面积及分布 | 第44-48页 |
4 讨论 | 第48-55页 |
4.1 遥感影像判读时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4.2 草原三化问题 | 第48-53页 |
4.3 草原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3页 |
4.4 草原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议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