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因子耦合的光环境调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现有光环境调控系统的不足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6-20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2.2 系统设计要求 | 第17-18页 |
2.2.1 硬件设计要求 | 第17-18页 |
2.2.2 软件设计要求 | 第18页 |
2.2.3 功能设计要求 | 第18页 |
2.3 多因子耦合光环境调控系统方案设计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20-38页 |
3.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介绍 | 第20-21页 |
3.2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页 |
3.3 智能主控节点硬件设计 | 第21-29页 |
3.3.1 核心处理器选型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22-24页 |
3.3.2 电源模块设计 | 第24页 |
3.3.3 传感器模块设计 | 第24-26页 |
3.3.4 时钟模块设计 | 第26页 |
3.3.5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第26-28页 |
3.3.6 智能主控节点PCB设计 | 第28-29页 |
3.4 终端驱动节点硬件设计 | 第29-36页 |
3.4.1 核心处理器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3.4.2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0-31页 |
3.4.3 LED驱动模块设计 | 第31-33页 |
3.4.4 终端驱动电路PCB设计 | 第33-34页 |
3.4.5 LED灯组电路设计 | 第34-36页 |
3.5 系统产品化设计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8-45页 |
4.1 ZigBee软件开发环境 | 第38页 |
4.2 ZigBee协议 | 第38-41页 |
4.2.1 ZigBee协议栈框架 | 第38-39页 |
4.2.2 ZigBee协议栈实时操作系统 | 第39页 |
4.2.3 ZigBee协议栈工作流程 | 第39-40页 |
4.2.4 ZigBee协议优化配置 | 第40-41页 |
4.3 系统程序设计 | 第41-44页 |
4.3.1 智能主控节点软件设计 | 第41-44页 |
4.3.2 终端驱动节点软件设计 | 第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基于多因子耦合的光环境调控算法研究 | 第45-53页 |
5.1 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 第45页 |
5.2 番茄幼苗期光合速率测定试验 | 第45-47页 |
5.2.1 试验材料及步骤 | 第46-47页 |
5.2.2 试验数据 | 第47页 |
5.3 番茄生长最优光环境模型建立 | 第47-50页 |
5.3.1 数据处理方法及过程 | 第47-49页 |
5.3.2 番茄生长最优光环境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5.4 基于多因子耦合光环境调控算法 | 第50-52页 |
5.4.1 多因子耦合光环境调控机制 | 第50-51页 |
5.4.2 多因子耦合光环境调控算法设计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系统部署与测试 | 第53-55页 |
6.1 系统部署 | 第53-54页 |
6.2 系统测试 | 第54-5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7.1 总结 | 第55页 |
7.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