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5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5-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9页 |
1.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9-25页 |
1.2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 | 第25-26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高原理 | 第29-45页 |
2.1 干涉SAR的分类 | 第29-31页 |
2.2 干涉SAR测高原理和实现流程 | 第31-35页 |
2.2.1 干涉SAR测高原理 | 第31-34页 |
2.2.2 In SAR高程测量实现流程 | 第34-35页 |
2.3 干涉SAR测高系统模型 | 第35-38页 |
2.4 干涉SAR信号的相干性分析 | 第38-39页 |
2.5 干涉相位的统计特性 | 第39-42页 |
2.6 高程重建的精度分析 | 第42-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干涉SAR图像配准方法 | 第45-55页 |
3.1 In SAR图像配准算法概述 | 第45-47页 |
3.2 经典的图像配准方法 | 第47-52页 |
3.2.1 互相关法 | 第48-49页 |
3.2.2 最大谱估计法 | 第49-50页 |
3.2.3 平均波动函数法 | 第50-51页 |
3.2.4 点投影算法 | 第51-52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干涉SAR配准解析搜索方法 | 第55-75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插值方法 | 第56-57页 |
4.3 解析搜索亚像素偏移量的配准方法 | 第57-66页 |
4.3.1 信号模型 | 第57-58页 |
4.3.2 解析代价函数构造 | 第58-60页 |
4.3.3 拟牛顿方法优化代价函数 | 第60-61页 |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4.4 基于经验信噪比的亚像素配准方法 | 第66-73页 |
4.4.1 基于经验信噪比的代价函数构造 | 第67-69页 |
4.4.2 代价函数优化 | 第69-70页 |
4.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70-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干涉SAR相位滤波 | 第75-106页 |
5.1 平地相位去除及局部频率估计 | 第75-84页 |
5.1.1 MUSIC频率估计方法 | 第78-80页 |
5.1.2 最大似然频率估计方法 | 第80-81页 |
5.1.3 基于成像几何参数的方法 | 第81-83页 |
5.1.4 仿真实验 | 第83-84页 |
5.2 干涉相位滤波方法 | 第84-88页 |
5.2.1 圆周期均值/中值滤波方法 | 第84-85页 |
5.2.2 Goldstein滤波方法 | 第85-86页 |
5.2.3 Lee自适应滤波方法 | 第86-87页 |
5.2.4 相位坡度补偿滤波方法 | 第87-88页 |
5.3 局部条纹方向自适应滤波方法 | 第88-94页 |
5.3.1 方向窗选取 | 第88-89页 |
5.3.2 方向窗滤波 | 第89-91页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1-94页 |
5.4 基于各向异性高斯滤波函数的自适应滤波方法 | 第94-105页 |
5.4.1 干涉相位模型 | 第95-96页 |
5.4.2 自适应滤波方法原理 | 第96-99页 |
5.4.3 自适应方法步骤 | 第99页 |
5.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9-1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6.1 全文内容总结 | 第106-10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