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金花茶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1.1 金花茶概述 | 第12-13页 |
1.1.2 金花茶的鉴别 | 第13页 |
1.1.3 金花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1.4 金花茶的药理作用 | 第15-17页 |
1.2 皂甙类化合物介绍 | 第17-23页 |
1.2.1 皂甙结构类型 | 第17-18页 |
1.2.2 皂甙理化性质 | 第18-19页 |
1.2.3 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 第19-22页 |
1.2.4 皂甙的定量测定与分析 | 第22-23页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金花茶总皂甙的提取分离 | 第25-30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5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5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2.1 金花茶叶总皂甙提取物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2 XAD-16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金花茶叶总皂甙粗分离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2.3.1 洗脱剂乙醇浓度的考察 | 第26-27页 |
2.3.2 洗脱剂用量的考察 | 第27-28页 |
2.3.3 大孔树脂分离液(粗宴fC溶液)中总宴ft含量測定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金花茶叶总皂甙的精制工艺研究 | 第30-45页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0-31页 |
3.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0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2.1 有机溶剂沉淀精制法 | 第31页 |
3.2.1.1 沉淀溶剂的选择 | 第31页 |
3.2.1.2 沉淀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第31页 |
3.2.2 聚酰胺层析精制法 | 第31-32页 |
3.2.2.1 聚酰胺的活化处理 | 第31页 |
3.2.2.2 洗脱剂的选择 | 第31页 |
3.2.2.3 洗脱梯度和体积的确定 | 第31-32页 |
3.2.3 硅胶柱层析精制法 | 第32页 |
3.2.3.1 硅胶预处理及装住 | 第32页 |
3.2.3.2 洗脱剂的选择 | 第32页 |
3.2.3.3 洗脱梯度和体积的确定 | 第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4页 |
3.3.1 有机溶剂沉淀精制法 | 第33-38页 |
3.3.1.1 沉淀剂的选择 | 第33页 |
3.3.1.2 静置时间的选择 | 第33-34页 |
3.3.1.3 沉淀体系pH值的选择 | 第34-35页 |
3.3.1.4 粗皂甙溶液浓度选择 | 第35-36页 |
3.3.1.5 沉淀剂用量选择 | 第36-37页 |
3.3.1.6 验证实验 | 第37-38页 |
3.3.2 聚酰胺层析精制法 | 第38-41页 |
3.3.2.1 洗脱剂的选择 | 第38-39页 |
3.3.2.2 聚酰胺树脂吸附金花茶粗皂甙洗脱曲线及洗脱剂最佳配比选择 | 第39-40页 |
3.3.2.3 洗脱剂用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3.3.2.4 验证实验 | 第41页 |
3.3.3 硅胶柱层析精制法 | 第41-44页 |
3.3.3.1 洗脱剂的选择 | 第41-42页 |
3.3.3.2 硅胶柱层析吸附金花茶粗皂甙洗脱曲线及洗脱剂最佳配比选择 | 第42-43页 |
3.3.3.3 洗脱剂用量的确定 | 第43-44页 |
3.3.3.4 验证实验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茶叶总皂甙含量的研究 | 第45-62页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5页 |
4.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5页 |
4.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4.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5页 |
4.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45-46页 |
4.2.3 显色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第46页 |
4.2.4 响应面优化实验 | 第46页 |
4.2.5 样品的显色测定 | 第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60页 |
4.3.1 测量体系与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46-48页 |
4.3.2 两种显色体系稳定性和灵敏度实验 | 第48-50页 |
4.3.3 显色条件的选择 | 第50-52页 |
4.3.3.1 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用量的确定 | 第50页 |
4.3.3.2 高氯酸用量的确定 | 第50-51页 |
4.3.3.3 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51-52页 |
4.3.3.4 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52页 |
4.3.4 响应面优化设计与分析 | 第52-58页 |
4.3.5 验证及精密度实验 | 第58-59页 |
4.3.6 稳定性实验 | 第59页 |
4.3.7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9-60页 |
4.3.8 样品测定及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花茶叶中人参皂甙Rgl和人参皂甙Re的含量 | 第62-73页 |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62页 |
5.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62页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5.2.1 色谱条件 | 第62页 |
5.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62-63页 |
5.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6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5.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63页 |
5.3.2 色谱柱的选择 | 第63-64页 |
5.3.3 流动相的选择 | 第64-67页 |
5.3.4 流速的选择 | 第67页 |
5.3.5 进样量的选择 | 第67页 |
5.3.6 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67-68页 |
5.3.7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8-69页 |
5.3.8 检出限的确定 | 第69-70页 |
5.3.9 精密度实验 | 第70页 |
5.3.10 稳定性实验 | 第70页 |
5.3.11 样品重复性实验 | 第70-71页 |
5.3.12 回收率实验 | 第71-72页 |
5.3.13 样品测定 | 第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论 | 第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