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飞机空气动力学论文--机翼空气动力学论文

平板翼尖涡引起的阻力机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图录第8-10页
表录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减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1.2 翼尖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3 翼尖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第19页
    1.4 研究方案第19-21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21-22页
    1.6 本文的结构第22-23页
第二章 二维翼尖涡研究方法第23-37页
    2.1 数值方法第23-32页
        2.1.1 控制方程与求解格式第23-24页
        2.1.2 UDF 和动网格技术第24-29页
        2.1.3 计算域与计算网格第29-31页
        2.1.4 网格点排序方式第31页
        2.1.5 计算准确性分析第31-32页
    2.2 涡量矩定理第32-34页
    2.3 流函数方法确定翼尖涡的边界第34-35页
        2.3.1 流函数的原理第34-35页
        2.3.2 翼尖涡的边界分析第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翼尖涡的演化过程第37-44页
    3.1 翼尖涡的产生机理第37-38页
    3.2 翼尖涡的演化过程第38-40页
    3.3 翼尖涡的阶段分析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涡致阻力的演化过程第44-48页
    4.1 涡致阻力的计算第44页
    4.2 涡致阻力的演化过程第44-45页
    4.3 涡致阻力的产生机理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三维翼尖涡结构以及涡致阻力的研究第48-58页
    5.1 研究手段第48-56页
        5.1.1 实验装置第48-52页
        5.1.2 实验技术第52-54页
        5.1.3 涡致阻力测量装置第54-55页
        5.1.4 数据采集系统第55-56页
    5.2 流动显示结果与分析第56-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第58-60页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58-59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64-67页
附件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垂直发射战术导弹非线性姿态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CO2压缩机级临界点附近压缩特性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