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国家审计论文

国家审计防范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第13-19页
    2.1 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管理理论第13-15页
        2.1.1 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管理的内涵第13-14页
        2.1.2 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第14-15页
    2.2 国家审计理论第15-19页
        2.2.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第15-16页
        2.2.2 政府审计本质理论第16页
        2.2.3 国家审计免疫功能第16-19页
3 国家审计防范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的主要领域第19-23页
    3.1 审计机关防范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的必要性第19-20页
        3.1.1 国家审计适应国家治理需求变化的客观需要第19页
        3.1.2 国家审计是提升服务国家治理效用层次的战略选择第19-20页
    3.2 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面临的突出风险第20-23页
        3.2.1 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第20-21页
        3.2.2 下行压力加大的国内经济困局第21页
        3.2.3 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第21-23页
4 国家审计防范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的作用机制第23-25页
    4.1 发现问题,监测经济社会活动第23页
    4.2 依法处理,规范权力运行第23页
    4.3 充分利用成果,提出完善体制机制的建议第23-24页
    4.4 公告审计结果第24-25页
5 国家审计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案例第25-31页
    5.1 审计机关提供政府性债务现状信息第25-28页
    5.2 审计机关主动揭示风险第28-29页
    5.3 审计机关移交案件,查处抵御风险第29-30页
    5.4 审计机关提出整改建议,主动防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第30-31页
6 完善审计机关防范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的建议第31-35页
    6.1 建立高风险领域评估制度第31-32页
    6.2 建立经济运行风险管理体系第32-33页
    6.3 制定以风险防范为导向的审计发展战略规划第33-34页
    6.4 形成定期公开发布高风险领域评估报告机制第34页
    6.5 建立高风险领域评估的联动机制第34-35页
7 结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后记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研究
下一篇:审计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