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导论 | 第14-2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1.2.1 关于区域商务成本的实证分析 | 第17-21页 |
1.2.2 关于商务成本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分析 | 第21-22页 |
1.2.3 关于商务成本调控中政府责任的研究 | 第22-23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3-2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2.1.1 商务成本 | 第26-27页 |
2.1.2 一线城市 | 第27-28页 |
2.1.3 全球城市 | 第28页 |
2.1.4 城市治理 | 第28-2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2.2.1 区位理论 | 第29页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9-30页 |
2.2.3 城市正义理论 | 第30-31页 |
2.2.4 政府责任理论 | 第31-33页 |
3 城市商务成本的多重影响因素及指标考察 | 第33-42页 |
3.1 城市商务成本的影响因素 | 第33-35页 |
3.1.1 空间结构因素 | 第33页 |
3.1.2 制度体制因素 | 第33-34页 |
3.1.3 行政行为因素 | 第34-35页 |
3.2 基于指标体系的城市商务成本比较 | 第35-42页 |
3.2.1 商务成本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页 |
3.2.2 城市商务成本的比较分析 | 第35-42页 |
4 城市商务成本畸高的影响 | 第42-46页 |
4.1 城市多样性维度:城市功能退化,城市竞争力减弱 | 第42-43页 |
4.2 城市活跃性维度:创新人才流失,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受损 | 第43-44页 |
4.3 城市稳定性维度:城市发展呈现出“非理性繁荣” | 第44-46页 |
5 政府调控城市商务成本的必要性及治理局限 | 第46-51页 |
5.1 政府调控商务成本的必要性 | 第46-48页 |
5.1.1 保障众人利益的迫切需求 | 第46-47页 |
5.1.2 减少行政干预的现实要求 | 第47页 |
5.1.3 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逻辑 | 第47-48页 |
5.2 政府商务成本调控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 | 第48-51页 |
5.2.1 认识片面:认为调控工作可以“一劳永逸” | 第48页 |
5.2.2 底线模糊:盲目追求成本洼地和成本普降 | 第48-49页 |
5.2.3 方法单线:惯用行政手段“运动式”治理 | 第49-51页 |
6 政府调控城市商务成本的责任清单 | 第51-57页 |
6.1 制度建设责任:完善制度体系,营建法治化、便利化商居环境 | 第51-52页 |
6.2 自我约束责任:打造简约高效政府,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 | 第52-53页 |
6.3 市场监管责任: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第53-54页 |
6.4 资源供给责任:尊重居民的城市权利,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 第54-5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