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恶唑化合物的应用及合成方法 | 第10-24页 |
1.2.1 恶唑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10-12页 |
1.2.2 恶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第12-24页 |
1.3 磺胺类化合物的应用及合成方法 | 第24-29页 |
1.3.1 磺胺类化合物的应用 | 第24页 |
1.3.2 磺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24-29页 |
1.4 选题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电化学促进苄胺与 1,3-二羰基化合物合成 2,4,5-三取代恶唑化合物 | 第30-45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2.2.1 反应试剂 | 第30页 |
2.2.2 产物表征 | 第30-31页 |
2.2.3 实验操作 | 第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4页 |
2.3.1 工作思路 | 第31页 |
2.3.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31-33页 |
2.3.3 底物扩展 | 第33-35页 |
2.3.4 反应机理 | 第35-37页 |
2.3.5 产物结构数据 | 第37-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电化学催化亚磺酸钠与胺类化合物合成磺胺类化合物 | 第45-56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3.2.1 反应试剂 | 第45页 |
3.2.2 产物表征 | 第45-46页 |
3.2.3 实验操作 | 第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3.3.1 工作思路 | 第46页 |
3.3.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46-48页 |
3.3.3 底物扩展 | 第48-49页 |
3.3.4 反应机理 | 第49-50页 |
3.3.5 产物结构数据 | 第50-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