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前言 | 第9-11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1-14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 2.2 仪器与方法 | 第11-13页 |
| 2.2.1 仪器 | 第11页 |
| 2.2.2 图像采集方法 | 第11-12页 |
| 2.2.3 图像处理及分析 | 第12-13页 |
| 2.2.4 随访 | 第13页 |
| 2.3 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 3 结果 | 第14-17页 |
| 3.1 动态3D-CEUS图像重建成功率 | 第14页 |
| 3.2 RFA治疗前,动态3D-CEUS与2D-CEUS对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率的比较 | 第14-15页 |
| 3.3 RFA治疗前,动态3D-CEUS与2D-CEUS对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质量评分的比较 | 第15页 |
| 3.4 RFA治疗后,动态3D-CEUS对临床结果影响的评价 | 第15页 |
| 3.5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射频消融疗效及复发判断结果 | 第15-17页 |
| 4 讨论 | 第17-22页 |
| 4.1 动态3D-CEUS在肝癌射频消融前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 4.2 动态3D-CEUS与2D-CEUS、增强CT/MRI评估肝癌射频治疗疗效的比较 | 第18-21页 |
| 4.3 局限性 | 第21-22页 |
| 5 结论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 附录 | 第26-31页 |
| 综述 | 第3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