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管桁架节点滞回性能试验设计 | 第16-29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试验目的 | 第17页 |
2.3 节点试验试件设计 | 第17-20页 |
2.4 试件材料参数 | 第20-22页 |
2.5 试验加载方案 | 第22-25页 |
2.5.1 加载装置 | 第22-25页 |
2.5.2 试验加载制度 | 第25页 |
2.6 试验测试方案 | 第25-28页 |
2.6.1 位移测试 | 第26页 |
2.6.2 应变测试 | 第26-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管桁架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第29-45页 |
3.1 试验加载历程确认 | 第29-31页 |
3.2 试验过程及节点破坏形态 | 第31-33页 |
3.3 节点滞回曲线分析 | 第33-35页 |
3.4 节点的骨架曲线及延性分析 | 第35-36页 |
3.5 节点刚度退化分析 | 第36-37页 |
3.6 节点耗能能力分析 | 第37-39页 |
3.7 节点的承载效率分析 | 第39页 |
3.8 节点应力分析 | 第39-43页 |
3.8.1 斜腹杆应力分布 | 第39-41页 |
3.8.2 节点域应力分布 | 第41-4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管桁架节点滞回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45-61页 |
4.1 有限元法及abqaus简介 | 第45页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5-48页 |
4.2.1 单元类型选择及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4.2.2 非线性及求解设置 | 第46-47页 |
4.2.3 节点计算模型和加载制度 | 第47-48页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4.3.1 节点破坏形式 | 第48-50页 |
4.3.2 节点滞回曲线 | 第50-51页 |
4.3.3 节点骨架曲线 | 第51-52页 |
4.4 约束条件对N型外环板连接节点滞回性能影响 | 第52-54页 |
4.5 节点几何参数对N型外环板连接节点滞回性能影响 | 第54-60页 |
4.5.1 引言 | 第54页 |
4.5.2 外环板厚度t | 第54-56页 |
4.5.3 腹杆与弦杆的壁厚比τ | 第56-57页 |
4.5.4 弦杆的径厚比γ | 第57-59页 |
4.5.5 腹杆与弦杆的直径比β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