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基于IPO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创新点第13-14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4-18页
    2.1 IPO财务造假概述第14-16页
        2.1.1 IPO财务造假的含义第14页
        2.1.2 IPO财务造假的特点第14-16页
    2.2 相关理论概述第16-18页
        2.2.1 动因理论第16-17页
        2.2.2 识别理论第17页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7-18页
第3章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IPO财务造假现状第18-22页
    3.1 农业类上市公司IPO财务造假现状第18-20页
    3.2 农业类上市公司IPO财务造假特点第20-22页
        3.2.1 造假历时长第20页
        3.2.2 造假系统性强第20-21页
        3.2.3 造假独立性高第21页
        3.2.4 造假专业性强、隐蔽性高第21-22页
第4章 农业类上市公司IPO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第22-29页
    4.1 新大地财务造假事件第22-26页
        4.1.1 新大地财务造假描述第22页
        4.1.2 新大地造假手段分析第22-26页
    4.2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第26-29页
        4.2.1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描述第26页
        4.2.2 万福生科造假手段分析第26-29页
第5章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IPO财务造假主要方式第29-32页
    5.1 虚构收入提高业绩第29页
    5.2 虚增资产提高规模第29-30页
    5.3 收入确认时间节点随意变更第30页
    5.4 转移费用获取更多政策优惠第30-31页
    5.5 关联交易虚增收入第31-32页
第6章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IPO财务造假成因分析第32-36页
    6.1 经营利润较低第32-33页
    6.2 粗放式生产模式第33页
    6.3 生物性资产加大核查难度第33-34页
    6.4 农业税收优惠多致使造假成本较低第34页
    6.5 终端分散的经营模式第34-36页
第7章 治理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IPO财务造假对策第36-43页
    7.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第36-38页
    7.2 健全现行法律机制第38-39页
    7.3 加强政府监管第39-40页
    7.4 提升中介机构自身能力第40-41页
    7.5 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第41页
    7.6 投资者要理性投资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企业财务柔性储备及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电力行业财务公司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研究--以湖北能源财务有限公司为例